叮铃铃……
“昏迷?脑梗?病危?我马上到!”
脑梗,大脑血管堵塞,脑细胞生命供应中断,危险!危险!
是生、是死?未来生命质量是高、是低?
这都取决于脑梗发生后如何抢救、抢救是否及时。
这一集,深读君就来讲讲这救命的知识,关键词:脑梗急救,静脉溶栓。
脑细胞很娇贵,缺血缺氧几分钟就翘辫子。
一旦脑梗,就算组织里还有存粮,脑细胞也最多撑上几个小时。
如果在脑细胞没死之前恢复供血供氧,脑细胞就会重获新生。
要是脑细胞死了才供血,那就悲剧啦!脑功能受损,患者致残甚至致死。
脑梗了,该咋救?
重点是:解决堵住血管的家伙,重新疏通血管,恢复脑细胞血液供应。
最佳的抢救时间非常短,从脑梗发生算起,不超过4.5小时。
如果抢救不及时,患者很可能出现失语、记忆障碍、瘫痪等后遗症,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再晚点,救不回来也是有可能的。
敲黑板:这4.5小时非常重要,是医生选择治疗方案和治疗药物的关键!
睡着了才脑梗?脑梗早期没感觉?
开始脑梗的时间很难说,起算时间往往有延迟。
患者家属一定要认真对待,想清楚再说。
“深读君,这堵住血管的家伙可咋解决?”
按治疗过程中产生创伤的大小,分两类来讲。
创伤大点儿
在大腿上打个洞洞,把一个小东东伸进洞里。
在影像学的辅助下,医生操作小东东顺着动脉一直到达血栓的位置。
小东东可以是个能抓住血栓的支架,直接完成取栓任务,这叫机械取栓。
小东东也可以只是冲到血栓处,喷喷药,让血栓消散,这叫动脉溶栓。
以上两种方案效果都很好,就是操作时间有点长,怕脑细胞挺不住。
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又比较高,医院难实施,不便成为脑梗急救的标配!
创伤小很多
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药物通过血液到达全身各处,包括搞事情的血栓处。
血栓在药物的作用下,很快就消散了,这就是静脉溶栓。
《脑梗诊治指南》上说,脑梗发病4.5小时内静脉注射rt-PA溶栓,能使患者获益。
这是已经证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然而,静脉溶栓有风险,脑梗治疗需了解!
风险一
出血
血管破裂出血啦!
血液自带凝血功能,血液凝固就堵住了出血口,血止住了。
血液粘稠、血管病变,形成血栓很危险。
血液又自带纤溶酶,能够预防血栓的形成、保证血液流通。
溶栓就是增加血液的纤溶功能,让血液中抱团的纤维蛋白啦、血小板啦都散开,以便疏通血管。
解决问题的同时,风险也来了。
纤溶功能强,凝血功能势必相对变弱。
万一血管破损搞到出血,想要止血可就难了。
最最可怕的要算脑出血!
临床证据表明,溶栓后发生脑出血的概率虽然不足10%,但其中1/3会导致死亡。
风险二
高灌注综合征
血栓消散了,血管又疏通了,脑梗灾区重新涌入血液。
一个“不适应”,饿得只剩一口气的脑细胞大量死亡。
脑组织严重损伤,引起患者头痛、呕吐、抽搐甚至昏迷等症状,医学上称为高灌注综合征。
最后,溶栓还存在再堵的风险,患者家属要多陪伴、多观察,小心照顾很关键。
静脉溶栓的知识这就说完啦!
一位治疗脑梗病人的一线医生发现,很多患者家属被脑梗一记闷棍吓懵了。
医学知识不了解,治疗方案不理解,治疗风险不明白。
选择很纠结,浪费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所以深读君助力一线医生,义不容辞制作本专题。
抢救脑细胞,珍惜每分每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