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上的‘坑’,让我变得小心翼翼!”
27岁的小张回忆起3个月前的那一幕仍心有余悸,“当时正和朋友打篮球,突然右侧身体就没知觉,人不受控制的就往地上倒。”
晕倒后,小医院,确诊为“自发性脑出血”,情况紧急,医生急诊做了手术,先保住了命。
因为脑血管破裂出血后,导致颅内压力增高,手术时会去掉部分颅骨,等渡过脑水肿高峰期后,择期进行颅骨修补。
9月初,医院神经外科,想尽快修补头上的“坑”。“平躺的时候还好,但坐着、站着的时候,缺少的颅骨非常明显,怕吓到周围人,自己更是小心翼翼。”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意外发现血管畸形
入院后,主管医生谢成仁详细了解了小张的病情。在复查脑血管情况时,意外发现小张还有“脑动静脉畸形”。
(图片来源网络)
经综合评估后,谢医生告诉小张,“可能得做两个手术,先解决动静脉畸形问题,术中根据颅内水肿情况看是否可以直接修补颅骨。”
畸形血管错综复杂,且血流量大,随时有破裂出血的风险。手术难度升级,神经外科贾栋主任团队准备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和预案。
▲影像检查资料
5个小时!“一站式”解决两问题
9月9日上午9点,贾栋主任带领王公平主任医师、谢医生为小张实施手术。
手术在显微镜下进行,要确保最少损伤脑组织的同时,还要防止畸形血管破裂造成的大出血,毫厘的偏差都会影响整台手术以及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
历时3个小时,贾栋主任切断了周围供血的小分支动脉,将畸形的部分和回流血管团一并切除。
评估脑水肿情况后,医生们用三维钛网为小张修复了颅骨。
▲影像检查资料
下午2点,手术结束。术后,小张恢复很理想,没有出现神经功能障碍。
专家介绍
贾栋,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博士
第四军医大学毕业,原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美国华盛顿大学脊柱脊髓治疗中心、匹兹堡大学颅底内镜中心访问学者。陕西省卫生技术高层次人才——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
已独立完成手术上万例,在全国神经外科个人手术量居于前10,是脊柱神经外科、内镜神经外科全国早期践行者及推广者。
对脑肿瘤和脊柱、脊髓疾病、颅脑外伤的治疗效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长期从事脑肿瘤、颅脑外伤、脊柱脊髓疾病的治疗和研究工作。
专业擅长:颅内肿瘤、颅底肿瘤、脑血管病、脊髓肿瘤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对功能神经疾病(三叉神经痛、面肌抽搐及痉挛、舌咽神经痛、帕金森病、梅杰综合征、脊髓电刺激等)的治疗具有较高水平。
专长于神经内窥镜微创治疗脑积水脑室肿瘤及不开颅经蝶切除垂体瘤手术,手术技术娴熟,损伤小,体现了现代微创神经外科的先进理念。
来源:神外贾栋教授工作站
编写:李潇帆
审核:卜亮
责编:刘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