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8/17 20:39:00
脑梗死俗称“脑中风”,虽多见于老年人,但不代表年轻人就可以大意。近日,汕头大医院就接诊了一位年仅33岁的中风患者,经该院神经功能外科陈剑主任、徐声亮主任医师检查后,发现他的病根是“烟雾综合征”。行“介入+搭桥”治疗后,患者脑内血流灌注得到改善,有效降低未来脑缺血、脑出血的风险。陈剑指出,烟雾综合征是一组因后天不明因素导致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中动脉慢性进行性狭窄或闭塞,继发颅内相应血管供血区并发脑缺血、脑出血为表现的脑血管病。该病的特征之一是随时可出现脑梗死、脑出血,其致残率、致死率高。谢先生(化姓)今年33岁。7月初,他在工作期间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随即被送到汕大一附院神经内科二区就诊。入院后,汕大一附院神经内科团队为谢先生完善了头颅磁共振检查,结果提示“右侧侧脑室旁脑梗死”。经神经功能外科陈剑主任、徐声亮主任医师会诊后,谢先生转入神经功能外科进一步治疗。谢先生接受了全脑血管造影术,术中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右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颅内血管代偿差,诊断考虑:烟雾综合征。“大脑中动脉是人脑内血管很重要的一个分支,它负责每侧大脑半球接近三分之二区域的血流供应,一旦发生病变,可引起严重后果。”陈剑介绍,烟雾病多由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中动脉慢性进行性狭窄或闭塞引起,其治疗效果有赖于慎重、全面、准确的评估,虽然手术治疗风险较大,但成功后患者获益也很明显,“疗效取决于手术者的介入手术和显微手术水平”。鉴于谢先生脑内血管条件差,治疗难度大,徐声亮主任医师带领的神经功能外科团队对谢先生的病情进行了详细讨论,并在跟家属反复沟通后,为谢先生制定了分步治疗方案:第一步,用介入球囊扩张技术,通过微创血管内操作,扩张原重度狭窄的右侧大脑中动脉,增加当前已经出现脑缺血区域的脑灌注,改善现有症状;第二步,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开颅直接搭桥手术,将颅外好的血管与颅内原闭塞的大脑中动脉在显微镜下进行缝合,将颅外的血流引入颅内,改善脑内血流灌注,减少未来脑缺血、脑出血的风险。手术顺利完成,谢先生术后恢复良好,第二天可以下床活动,手术一周后出院,之后需要定期门诊随访治疗。谢先生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还特意返院为神经功能外科团队送上锦旗,表达感激之情。方壮玮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