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要骂人嘛,我马上就送饭过去,我才收摊回来饭还没有做好。”笔者应约见到许世香的时候,她正急的大哭,原因是她丈夫因为从山坡上摔下来住院,现在躺在病床上还没有吃饭,丈夫的弟弟打来电话一通责骂。这个家庭是不幸的,一家四口,三个残疾。大儿子是智障,女儿马日华今年9岁,一出生就检查有先天性心脏病和脑瘫,丈夫是聋哑残疾人许世香是唯一心智健全的人。
许世香每天早上天蒙蒙亮的时候就要出摊卖早点,这是他们家的主要经济来源。由于忙碌她害怕身边的女儿马日华出现意外,就用一根粗粗的绳子拴着,防止她到处乱跑。已经46岁的许世香每天像超人一样,摆两份地摊做着当地人称的“走鬼”(当地对流动小贩的俗称),晚上她还要出摊卖水果,就这样为女儿和丈夫筹集着医药费,照顾他们的日常。
“年12月20日华华出生,全家人欢喜万分,我老公是三级聋哑人,儿子岀生后是三级弱智,我们一家很想要一个健康的孩子。”许世香说,华华在1岁多的时候,总是出现肺炎、咳嗽、喘、呕吐,医院住院,怎么治疗也不见好转。有一次华华在家出现了抽搐,医院检查,最终确诊为“脑性瘫痪兼伴先天性心脏病”,这对于许世香来说不免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当医生告诉我这个消息的时候,真是晴天霹雳,我的脑整个炸开了,然后漫长的康复治疗就开始了。曾经我带着女儿想跳楼,感觉实在是活不下去了,被好心人救回来。现在女儿有一点点起色,我看着这样一个家,我要是倒下了,他们该怎么办?我不敢病,更不敢想着去死了,只能咬牙坚持,想着法子挣钱给女儿看病比什么都重要。”许世香看着女儿现在能自己动手吃饭了心里也是得到些许安慰,但许世香觉得女儿还可以更好一些。
于是许世香开始用她的肩膀独自扛起一个家,早上出摊卖炸油条卖早点,晚上再出一份摊卖水果,用辛勤劳动积攒下来的钱给女儿华华做康复。“我要努力挣钱给她做康复,总不能等到她长成一个大姑娘了,连煮饭吃饭甚至连大小便的意识和能力都没有啊!”许世香坚定的说。右图为许世香卖着早点,小华华就这样躺在地上睡着了。
马日华一家四口原籍地在广东乳源桂头镇塘头移民村,原来他们家是一个大家庭。年洪灾冲毁屋子后,安置房很难容纳下这个16口之家。为了方便给女儿治疗,许世香带着一家四口人挤在市郊一间20平方的岀租屋里,小厅堆上摆摊的杂货后已经很难挤下他们一家了。
卧室仅仅只能摆上一张床,一张小床如何睡得了3个人?她说天冷挤挤更温暖。为了支撑起这个家,她挑起整个家的重担,早上卖油条,下午摆摊卖水果,晚上还要照顾不能自理的女儿大小便、穿衣、洗澡等等,平时干完活就带着女儿去做治疗。图为女儿华华在床上玩耍。
就在小女儿的康复不断取得进步,她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时候,丈夫却出事了。丈夫因为不小心从附近的山坡上跌落,严重摔伤,医院。许世香拿出刚刚从亲戚那借到的钱给丈夫支付了医药费,可是这点钱对他们来说也是杯水车薪。图为接到丈夫弟弟的电话后责骂后,许世香马上带着女儿把饭送到丈夫嘴边。
照顾好丈夫,许世香又马不停蹄的装上水果,开始另外一份工作。许世香说,这几年,马日华的康复治疗还是有进步的。起码她现在也会走路,语言交流也慢慢进步中,她舍不得放弃。她去民办特殊教育机构参观过,也曾想把孩子送过去学习康复。她说要是女儿也能接受训练就好了,哪怕只是一年半载,肯定有进步,但高额的费用也只能让她停留在“想想”这里。
看着躺在病床上的丈夫,想着治疗儿子和女儿早已花费30多万,举债10多万,每个月做“走鬼”所赚的钱连丈夫的基本治疗费都不够,更不敢想现在去给女儿做康复训练,但医生说要是错过最佳康复期,以后就更难了,所以许世香心中感到莫大的悲哀和无助。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许世香只是一个平凡的妈妈和妻子,但她为了家庭和责任,再多的重担她也挑在了肩上。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筹够马日华的康复费用,让孩子能够继续接受治疗,给她一个能自理生活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