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儿童康复科,映入眼帘的是五彩斑斓的壁画,一盆盆绿叶盆景格外茂盛,医务人员亲切而温馨的问候,让人轻松而又愉悦。这个不一样的科室,有着不一样的治疗理念,更有一个待患若亲的掌舵人——张丽。
年,张丽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儿科专业,同年7月医院,一直从事儿科工作。年,张丽在山东医院进修儿童康复专业,自年起从事儿童康复工作,始终奋战在儿童康复工作一线,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百折不挠
她努力探求儿童康复领域
年,张丽大学毕医院,成为一名儿科医生,每天都在孩子的哭闹、欢笑中完成自己的工作,因为热爱,所以更加投入。“我将20年所学都倾注于这份热爱的工作之中,希望通过我的治疗,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张丽告诉记者。
本以为自己会在儿科医生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没想到张丽的职业道路突然拐了弯。年春节过后,张丽来到山东医院进修儿童康复专业。对于她而言,儿童康复是一个全新且未知的领域,意味着她的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这让她既迷茫又焦虑。然而,枯燥复杂的儿童康复知识,将她内心深处的倔强充分激发出来,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将康复专业“拿下”。
康复理论看不懂,那就一遍遍地看;治疗手法很生涩,那就一遍遍地练。从儿童康复最基础知识入手,再到小儿脑瘫理论基础、运动疗法技术、神经理论学、语言治疗学等,越来越多的书籍堆满了张丽的书桌,一点一滴地渗透,她越来越从容,逐渐深入到儿童康复这个全新的专业领域。
至真至情
用爱滋润患者心田
儿童康复科是一个年轻的科室,作为科室年纪最大、资历最深的医生,科里的同事们都唤张丽为“大姐姐”,甚至很多家长也会亲切地称呼她“张姐”。在他们心里,张丽是他们能信任和依赖的人,而张丽也不辜负他们的期望,将儿童康复工作做到他们心坎上。
为了让每一位残障儿童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张丽和她的团队针对每名残障儿童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身心治疗方案。在工作之余,她还搜集大量生动的小故事和儿歌,每当遇到小患者郁郁寡欢的时候,就给他们讲故事、唱儿歌,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治疗,重拾信心。
医院,不少患者家庭贫困,长年累月的康复治疗,更是让他们不堪重负。一次,一个小患者的家长找到张丽,告诉她自己家里没钱了,要放弃治疗,带孩子回家。张丽二话没说,当即拿出元钱塞到他手里说:“这些钱你先用着,孩子的病一定要治,不能放弃。”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张丽心里都十分难受,她不想放弃每一个患者,因为那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人生。
“医者仁心,能帮一把就伸伸手。”朴素的话语代表了张丽最真挚的内心,没有豪言壮语,却最能触动人心。
未来可期
康复路上砥砺前行
千里之行,积于跬步;万里之船,成于罗盘。转眼间,儿童康复科已经成立7年。7年光阴飞逝,但康复科的每一位医护人员依然保持着斗志昂扬的激情和砥砺奋进的热情。
从最初建科时的两个人,到现在拥有专业康复治疗师;从一间废弃会议室,到现在平方米的病区单元……儿童康复科的队伍不断壮大,扩展空间,康复内容也在逐渐细化,分为运动治疗组、作业治疗组、言语治疗组、中医治疗组等。
为打造学习型、互助型科室,促进儿童康复专业发展,张丽和同事们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强化比学争先的意识,提高医疗水平,优化医疗作风。与此同时,主动“走出去”,派遣业务骨干外出进修学习先进康复治疗技术,锻造了一支技术过硬、充满斗志、团结一心的队伍,造就了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团队精神。
他们无所畏惧,因为他们是一支年轻的有凝聚力的奋发向上的团队,为儿童康复这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着,因为热爱,所以坚守。“我热爱医生这行,我愿意用我的绵薄之力,给患者送上健康和快乐!”张丽坚定地说。(张慧孙维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