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创造辉煌。在第个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后,湘潭日报和将集中宣传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激励人民立足本职、敬业奉献、锐意进取、争创一流,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凝聚强大力量。敬请广大读者垂注!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陈静见习记者陈锦
从一名普通的儿科临床医师,到湘潭市儿科学科带头人,首创湖南省小儿脑瘫防治机构;优化医疗资源,积极推进妇女儿童看病纳入民生实事项目--行医30余载,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湘潭市妇幼保健院院长袁海斌用实际行动阐释了何为大医精诚。
新生儿疾病越来越被大家重视了,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这是袁海斌的开场白。从医之初,袁海斌没有随大流选择大内科、大外科,而是选择较为冷门的儿科科室。为何选冷门?50多岁的袁海斌回答:我喜欢小孩子。
对待患儿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基于对孩子的喜爱,年,22岁的袁海斌开始了他的儿科医生生涯。
很多医生形容儿科像菜市场。人多不说,还有小孩的各种哭闹。这很考验一个医生的耐受力。在嘈杂的环境中工作,是一个儿科医生必备的技能,生病的小孩哪有不哭不闹的?袁海斌说,不怕环境不安静,就怕因小孩问题跟家长产生误解,这很容易让儿科医生身心俱疲。
学会引导,比你会看病更重要。在小孩看病的时候,袁海斌更多的是充当一个叔叔的角色,先用玩具来消除小孩对看病的恐惧和抗拒,然后再慢慢引导小孩配合检查治疗。
对待每个病患,不管病情轻重,袁海斌始终细致入微,不漏一丝可疑病因;对待家长,他选择淡然面对,耐心给他们解释。
在基层临床勤学苦练的那段时间,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这为他以后在儿科学方面建功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是同事对袁海斌工作的一致评价,也是袁海斌坚守的行医准则。每次例行的科室查房,袁海斌都会和患儿家长详细交流,听取患者反馈的信息。对于那些快出院的患儿,袁海斌总是千叮咛万嘱咐,有什么问题要及时复诊。通过与患儿家长不厌其烦地沟通交流,袁海斌深得家长们的信任,在儿科领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增长。
院长对待每个患儿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部常务副主任曾才秀说。
秉持一丝不苟的行医态度,袁海斌从基层医生逐渐成长为湘潭市妇幼保健院院长。面对湖南省脑瘫防治空白,袁海斌集合湘潭医疗资源,创建了湖南省首家小儿脑瘫防治机构,使数千名脑瘫儿童得到有效康复。
大胆医改,推动妇幼保健事业发展
医院的管理者,袁海斌有了更大的展示自己抱负的平台,也有了更大的责任。
袁海斌立足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医改理念,牵头在全国首创建立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妇幼保健联合体,打造大专科、小综合特色学科。他积极组织医生进社区、进学校、进基层宣讲医学安全知识,提升基层妇幼健康服务能力。
为了从根本上降低缺陷儿的出生率,袁海斌不仅在全市率先引进推广串联质谱、高通量等先进技术,强化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他还建立起母婴安全管控全流程,完善高危孕产妇筛查工作,做好孕前健康教育和孕前评估,每年干预出生缺陷儿余例。
近年来,袁海斌联合全市医疗工作者集思广益,积极推动妇幼民生工作。在政府的支持下,免费新生儿疾病筛查0-6岁儿童残疾筛查等项目纳入了民生实事项目。
迎难而上克时艰,白衣执甲勇担当。疫情期间,袁海斌勇担全市妇女儿童防疫重任,依托妇幼保健平台,带领全体医务人员保持战斗状态,坚守在一线岗位。
作为医生,我的使命是救死扶伤,为民解忧;作为院长,我希望把妇幼保健事业发展得更丰富、更全面,打造一家真正为妇医院。袁海斌说。
来源:湘潭在线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
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