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毕淑敏,想必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作为一名医生,她写了许多故事背景与医学、疾病相关的小说,后来等到她从北师大中文系毕业,又出版了许多散文集。像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女心理师》《血玲珑》已经被改编成了电视剧。
毕淑敏的作品陪伴七零后度过了中年,充满了八零后的青春,见证着九零后的成长,现在又开拓了新的创作领域,作为奶奶的毕淑敏,给小朋友们带来了最新的童书《毕淑敏奶奶说疫苗》。
这套书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新冠肺炎在全球的肆虐传播,所以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系列一共由4本书组成,分别是《猫狗也疯狂》《天花永不开放》《寻找糖丸爷爷》《我也要去打疫苗》。四本书分别对应着狂犬病毒、天花、脊髓灰质炎和新型冠状病毒,书里讲了这些病毒及相对应的疫苗,读起来生动有趣。
什么是传染病?它们是怎么来的?疫苗是如何发明的?又是怎样保护我们的?如果你还没想好怎样给孩子讲清楚,那么强烈建议你听听毕淑敏奶奶怎么说。
整个系列中的主人公是奶奶和小雪,通过祖孙俩的一问一答来展开故事。
1、《猫狗也疯狂》,狂犬疫苗背后的故事
在这本书中,小雪不小心被家中的小猫丸子咬伤了,奶奶给她冲洗伤口后带她去打了狂犬病疫苗。并且告诉小雪狂犬病是什么,得了以后病死率接近%。古代的欧洲,人们相信高温和火焰可以净化病毒,所以被猫狗咬伤后,村中的壮汉会把他绑起来送到铁匠那里,用烧红的铁棒烧伤口。这种愚昧的做法只会适得其反。直到有一个伟大的人发明了狂犬疫苗。这就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他有三个孩子都死于传染病,所以他下定决心要找到防止传染病的办法。经过无数次试验和艰难的探索,他终于研制出了狂犬病疫苗。他的功绩将永远被铭记,当他70岁的时候,法国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会,来感谢他做出的贡献。
2、《天花永不开放》,天花疫苗背后的故事。
天花并不是花,而是可怕的传染病。古时候人们得了这种病,浑身会起满疹子,侥幸存活下来的人也永远留下了痘印,身上的“麻子”像开花一样,所以这种病毒被称为天花。古代欧洲得了天花的士兵是会被砍头的,以防传染上别人。中国最早的预防天花的方法是穿生病小孩的贴身衣物或者由大夫在生病小孩的脓痂上吸一口气吹进健康孩子的嘴里。这样做都是希望可以利用少量病毒在健康孩子体内产生抗体,但是病毒量的多少控制不住,效果保证不了。后来欧洲有一位叫爱德华·琴纳的医生,尝试用牛痘病毒做疫苗,成功预防了天花病毒。直到年,全世界消灭了天花病毒。这是人类迄今为止,消灭的唯一一种传染病。
3、《寻找糖丸爷爷》,糖丸背后的故事。
糖丸不是糖,是治疗脊髓灰质炎的疫苗。因为液体疫苗不方便运输储存,糖丸爷爷—顾方舟改进了疫苗工艺,在液体疫苗外面包裹上奶粉和糖。脊髓灰质炎病毒会引起一种严重的传染病,让人的脊髓神经受到损害,病人会出现发烧或者脑瘫等症状,然后更严重的会瘫痪,俗称小儿麻痹症。就连抵抗力低的大人也会被传染,像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是39岁得的这个病,此后只能坐在轮椅上。糖丸爷爷改良糖丸后,为了知道它的临床效果,竟然用自己的孩子做试验,喂他吃了第一颗糖丸。此后研究小组的叔叔阿姨分别用各家各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试验,终于收集够了数据,糖丸正式问世。糖丸爷爷胸怀大爱,冒着牺牲小家的风险,也要为中国人研制出疫苗,实在是太伟大了。
4、《我也要去打疫苗》,众志成城共抗新冠
一天疫苗车来到了小雪家门口,小雪知道了这辆车是来给大人打新冠疫苗的。奶奶给她讲了什么是新冠病毒,为什么打疫苗就可以对抗这个病毒。同时,小雪的爸爸妈妈、爷爷都打了疫苗,他们有的人出现了疫苗反应。经过休息大家都恢复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小雪也开始期早日能给小孩打新冠疫苗。
整套书编排巧妙,故事引人入胜,小朋友听得津津有味。读完他们就理解了为什么要去打疫苗,疫苗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如果你家的孩子还在抗拒打疫苗,那就快来给他读读这本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