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南京日报」
有一群人,他们24小时随时待命,每天都在救死扶伤。无论白天与黑夜,他们时刻为生命健康而战。每一次治疗,都是与病魔的厮杀;每一次抢救,都是与死神的赛跑。
8月19日,是第四个中国医师节。在这个属于他们的特殊节日,这群白衣天使依旧用24小时的忙碌坚守,成为最坚持的“医”靠,绘就保驾护航的最美医护身影。
5:00以“背后”的力量坚守“疫”线
清晨5点,天空泛了白,街道上依然一片寂静,医疗队驻地却已经有了声响。8月19医院支援公卫中心医疗队抗疫奋战的第23天。
6点半,医院中医科医师牛崇峰和队员们已经在开往病区的大巴上,抓紧每一分钟进行有关信息的核对。7点左右,牛崇峰在办公区进行前一天夜间病情的汇总工作。在做好治疗之余,对病情的汇总整理更是治疗“背后”的关键一环。
7点40分左右,白班医护团队已经穿戴好准备进仓,牛崇峰抽空帮助感控团队来检查队友们的防护穿戴情况。牛崇峰突然注意到好几名护士小姐妹的防护服背后画着火锅、龙虾、麻花等图案。原来护理团队最近得知部分患者在隔离病房久住有焦躁情绪,于是想到了在防护服“背后”做文章。创意的防护服成了隔离病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渐渐病人眼里多了平静,脸上露出了笑容。
“不仅是防护服‘背后’的力量,我更感受到了这场疫情所展示出的民族‘背后’的力量。”牛崇峰说,作为中医科医师,他每一步操作都是集体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每一项治疗措施的下达是基于严谨的治疗指南和临床病情的客观分析,每一味中药的配伍同样是集合大家智慧的汗水,所有这些都依靠着一种“背后”的力量。
医师节当天,作为公卫中心D2病区医疗组长,医院汤山院区感染性疾病二科主任、主任医师池云像往常一样走入病房。“池主任您好,我是×床××,我诚心捐赠出我的血浆,我出院后如果任何时候有需要,请联系我。”这几日,病人们了解到这次国家专家组带来了恢复期病人血浆用于拯救危重病人。得知自己的血液可以救人,当池云向患者发出捐献倡议时,20多名病人纷纷报名。这些朴实的患者浓浓的爱,成为池云最好的医师节礼物,“有如此强大的‘背后’依靠,奋战在疫情一线的我们时刻感受到无尽的动力。”
11:00通力合作搭建生命之桥
“您好,医院抢救室。”“我是申前进,医院马上转来一个脑出血患者,已昏迷,气管插管。做好准备工作。”11点左右,经过通力合作,病人转危为安。
根据江宁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指令,医院为江宁封控区(非新冠病人)集中医疗救治中心。已不记得这是第几通电话、第几个病人,唯一不变的是立即做好救治前的准备工作,心电监护仪就位、呼吸机就位、心电图机就位、急诊科医生就位……这样的场景,从早到晚都在上演。
上午,从医院转诊而来的张女士,因头痛伴恶心呕吐后出现晕厥、意识不清,医院带来的影像学报告提示脑出血。急诊科杨海婷医生接诊后发现该患者脑出血破入脑室,沟通后迅速安排患者手术治疗。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入院患者都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证明,医院获知此前张女士已做十多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由于该患者病情危重,医院多方考虑决定按防疫规范做好防护后先进行紧急手术,并电话联系病理科加急做张女士的核酸检测。两小时后,在各科通力合作下,手术顺利完成。
13:40,刚刚完成一名70岁老人的急救转运工作、扒完两口饭的南京市急救中心城南分站急救医生徐谟强,又随着一串电话铃音,再次跳上车,一边拨通家属电话询问,一边紧急出发。每天,他都这样风驰电掣般跑遍大街小巷,风雨无阻地走进千家万户,和时间赛跑。
这次身体不适的老人,家住五楼。“老人家,平时你怎么上床睡觉的?我们把软担架铺在床上,你就按照平时睡觉的过程躺着,然后再把你抬下去,好不好?”徐谟强一遍遍耐心向老人解释。“谢谢你们周到的照顾。”最终,老人顺利下楼。对于徐谟强来说,患者和家属的一句“谢谢”就是医师节最棒的问候。
14:00节日愿望是尽快“清零”
“穿上这身防护服,满脑子就是救人。”昨天14:00许,记者电话联系上南京二院汤山院区ICU病区组长、医院援汤山医疗队重症一队领队谢剑锋时,他刚从病房里出来:“目前病房里的扬州患者情况比较平稳,医师节许个愿,希望在我们的治疗与照护下,这个病区可以尽快清零!”
记者了解到,目前“小汤山”ICU重病区,是由医院两支重症医疗队整建制接管,其中包括很多曾支援过年的湖北、河北、黑龙江等地抗疫工作的医护人员。医师节当天,大家都在坚守岗位过节,和病毒争分夺秒。医院为每位在一线的医护人员送去了鲜花,祝勇敢的“战士”节日快乐。
25岁的丁一凡是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一名男护士,也是一名预备党员,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新冠肺炎的患者。记者了解到,丁一凡所在的ICU病区,患者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在这边,有一位75岁奶奶,我照顾她已经有十多天了,觉得她就像我的奶奶一般,很亲切。”丁一凡说,看着奶奶渐渐好转,他的心里也很开心,也很有成就感!
当记者问丁一凡有什么节日愿望,他说:“那必须是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所有的病人健康出院,然后我就可以出去大吃大喝一顿。真的好想吃妈妈做的菜,等我平安回家!”
21:30日夜云门诊守护市民日常健康
21:30,有人伴着星光准备入眠,医院“云门诊”上还有不少医生在忙碌着。为了方便不会用智能手机操作的老人,医院贴心开放了夜门诊,让下班后的子女在晚间帮助老人线上问诊。
中国医师节当天,诸多在宁医医院上,专门开展了免费问诊活动。医院,41个专科、余位专家提供在线问诊,其中半数为高级职称专家,三分之二为党员专家。医院的义诊涵盖10多个科室,出诊的医师均为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专科医生。
“让数据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患者及家属就诊出行极为不便。医院为江苏省第一批7医院之一,医院推出免费在线图文咨询。初诊或复诊的患者均可以与专家进行在线义诊咨询。”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南报融媒体记者王婕妤程晓蒋晓春余梦迪江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