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陈凌燕
实习生刘斌
通讯员贝兰周宪
“醒了!19床的张大姐醒了!”医院(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里,医护人员们奔走相告。
在深度昏迷了整整两个月之后,张女士醒过来了!
突发重症,送医时已在死亡边缘
5月10日清晨,一通来自卒中绿色通道的紧急呼叫发送到神经外科:医院CT室里,一名脑出血患者出现昏迷,需要神经外科医生马上会诊。
患者正是53岁的张女士。她家住武汉市武昌区,当天清晨6时半,家人发现她一侧身体不能动,话也说不出来,意识开始模糊,还呕吐,于是赶紧把她急送到医院。
“头颅CT显示右侧大脑大量出血,判断右侧基底节脑出血破入脑室,双侧瞳孔散大,自主呼吸微弱,血压高达/mmHg。”医院后,急诊的诊断显示,她的病情十分危重,情况凶险。
神经外科主任李俊教授认为,张女士必须立刻接受手术,否则随时可能死亡,但这个手术风险也极高,即使手术成功,最终生还的几率也很难说是多少。经过与张女士家属的紧急沟通,家属决定支持医生的决定,做手术,为她争取哪怕极其微弱的生存机会。
惊心动魄,4小时手术抢回一命
对于已经双侧瞳孔散大的患者,常规手术方式是直接行开刀把血肿清除出去,需要把头骨去掉一部分以减压,但这个过程通常需要花1-2小时,以张女士的情况,很可能连术前准备的时间都支撑不到。为了尽可能缩短脑疝时间,争取更大的脑功能保护,李俊果断决定,直接在病床边实施钻孔引流血肿减轻脑内压力,再到手术室做开颅手术。
极为迅速地,该院神经外科团队兵分两路。第一组人马在NICU床边快速颅骨钻孔引流血肿降低颅内压,并放置颅内压监测探头实时监测颅内压,尽可能的保护脑功能,为后续开刀争取宝贵时间。引流出部分血肿后,张女士的颅内压由60mmHg下降至12mmHg,血压从/mmHg降至/60mmHg,散大的双侧瞳孔恢复至正常大小。与此同时,第二组人员在手术室做好开颅手术的准备。
随后,张女士被送入手术室,接受右侧额颞顶脑出血清除术及去骨瓣减压术。惊心动魄的4个小时后,手术宣告成功。
昏迷两月,所有人都没有放弃
张女士平安出了手术室,被送入NICU(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但救治面临的考验和困难并没有结束。术后她一直处于深度昏迷,自主呼吸微弱,无法脱离呼吸机。长期卧床也让她出现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四肢废用性萎缩、关节挛缩等一系列并发症。
“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我们绝不会放弃。”李俊说。
救治过程是一整套体系的高效运转。神经外科的医护人员日夜守护在病床边,密切监测病情变化;为了防止长期带呼吸机发生严重肺炎,NICU医生、护士、康复科技师一起为张女士翻身、拍背、变换体位促进痰液引流;为了避免张大姐关节挛缩畸形,医护每天间断活动大姐肢体;为了提高病人自身免疫力,抵抗感染并发症,科室营养师为病人制定营养饮食计划,根据情况随时调整食谱;为了让大姐醒过来,医生提醒家属录制各种声音来刺激患者……
一个月过去了,张女士仍在昏迷,这让家属感觉希望渺茫。他们哭着问:“是不是就醒不过来了?到底她还能不能醒?”
“走到这一步了,大家都不容易。虽然她还没醒,但仍然有希望,再坚持一下!”管床医生汪志忠安慰道。
又过了一个月,奇迹出现了!“那天我走近妈妈病床时,喊了她一声。突然,我看到她的眼皮动了一下,我晓得,她是真的活过来了!”张大姐的女儿说,当时自己激动得整个人都在发抖。
7月20日,经过两个月的煎熬,经过系统的促醒及康复治疗之后,张女士醒了!
22日,她已经可以表达、说话。接下来她还要通过锻炼,让言语、自主进食能力一步步恢复。
“这是生命的奇迹,也是医学的努力。从家人的坚定到医疗的持续跟进,包括日常的优质护理……方方面面一起努力,让我们在这次与死神的拉锯战中获得了胜利。”李俊说。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