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高血压,相信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而高血压也是能够导致人们出现脑出血现象的一项重要危险因素,但是它并没有那么一个被定义的一旦血压达到了某个值,就会导致脑血管被过高的血压给撑爆,引发脑出血问题的点。人们之所以会出现脑出血的现象,除了与本身的血压过高问题有关之外,与脑动脉硬化等不少因素都有关系,所以要想减少自身脑出血出现的风险,就要从多方面入手,一同控制以及预防。
高血压与脑出血之间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我们的血管处于正常状态下的时候都是富有弹性并且十分结实的。所以仅仅靠血压升高是不会导致健康的血管出现破裂的问题的,只有当患者长期处于高血压、高血脂以及糖尿病等问题导致会引发自身的动脉血管出现硬化状况的不良因素没有得到及时控制,再加上自身的年龄、不良习惯以及遗传等因素的共同影响的时候,才会导致脑动脉血管产生硬化以及狭窄的问题,使得脑出血的几率大大增加。
若是到了这个时候,患者还没有有效的控制好自身的血压水平,让血压出现骤然升高的状况,那么其出现脑出血的风险就会进一步增加。但是我们不能说在血压高到多少多少之后就一定会出现脑出血的问题,这两者之间确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并没有对应的数值关系,不过通常情况下都是血压越高,那么发生脑出血问题的风险也就越大。
脑出血风险不大就不用控制血压了吗?
实际上,不论脑动脉硬化程度如何,发生脑出血的几率有多高,对于已经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来讲,都不能够因为自身没有什么不适感,脑出血发生几率不高就不去控制自身的血压水平。
因为高血压对于人们身体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并且是渐进式的,一旦发展到了动脉硬化严重以及血压水平突然飙升至高的程度,脑出血问题已经出现了再想去对其加以控制的话就太晚了。
高血压一旦确诊就需要尽早对其加以控制和干预,若是平日里严格的生活调理都无法有效降低血压偏高情况的话,那么就需要考虑服用药物来对其加以控制。并且在高血压控制指南中也说到,若能够将血压水平控制在/80之下的话,能够很好地降低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除了控制血压之外,预防脑出血还要注意哪些方面?
在生活之中,除了注意饮食的合理性,控制血压水平以外,想要降低脑出血的几率,那还需要注意保持平和的心态以及坚持适当的运动。
有很多时候脑出血问题的发生都是因为患者的情绪出现了剧烈波动所引起的,若是能够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态,避免大喜大悲,暴怒郁闷的话,那么血压发生波动的几率就会减小许多,这样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风险也会降低不少。而适当的锻炼则是可以帮助患者锻炼身体素质,提高自身对于疾病的免疫能力以及抵抗能力,保护自身的健康。
除此之外,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讲,在起床的时候需要注意避免用力过猛的状况,缓一缓再起床,防止出现高血压性脑出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