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強之星——邵青云的奋发之路作者:李宝生
本文梗概
引言
不幸
定向
发奋
两次荣获全省第一
和世界冠军竞赛
扬帆新航程
结语
引言:
菊月时,凉风厉,白露凝,微霜结。中午时分,虽红日在天,然炎威已逝。风过处,黄叶飘零,惟菊花尚艳。
踱步至大院南墙,忽见花池靠墙角处几株牵牛花不屑凄风苦雨,在秋风中依然顽强绽放!余甚惊奇,上前细观,但见牵牛花柔韧
曲折的藤蔓,只借助一点外力,便会毫不犹豫的顺着可以延伸的方向,向上攀延生长。
牵牛花,潜质惊人,意志惊天!茎蔓向上,向天空,向蓝天,向太阳。秋季的肃杀,使她更振作,她昂着头,依然攀登,攀爬,攀援,向着自己的希望,向着自己的梦想。
眼观牵牛,浮想联翩。
我想起了她。她像牵牛花,在人生之路登攀。
01
不幸
年3月30日,凉州城内,一个女婴呱呱坠地。她,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
奶奶,父母对这个鲜活灵动的小生命疼爱有加。一家人精心哺育,襁褓中的小女孩在关爱中一天天长大。
三岁时,别的同龄孩童都在蹦蹦跳跳玩耍。而她,小嘴巴能说会道,小手儿纤细灵巧,可是在奶奶、父母期待眼神中仍然不会走路。
家里大人们急了,医院检查。
医生告诉大人们的消息五雷轰顶——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医生说,己失去最佳医治时机,结果只能是终身残疾。
她那时不懂事,不知“残疾”二字的分量。而这两字,对奶奶与父母亲却是沉重打击。
从那之后家人对她更疼爱了。
她五岁时,父亲病故。家里顶梁柱一倒,万斤重担便落在母亲一人肩上。
妈妈把眼泪流到心里,把艰辛踩到脚下,一边上班做工,一边侍候孩子们上学。
三个姐姐都很懂事。大姐为了这个清贫之家,早早进厂当了工人。
她上了小学,初中,高中。
这当中,她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也思考着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从武威六中高中毕业后,因为身体原因和家庭条件,她,这位志向远大的姑娘,没有进入大学深造,而是在心理非常矛盾之中投入了社会大学。
02
定向
年高中毕业的她,进入社会之后,心中感到迷茫。
当时,社会待业青年很多。她想,别人身体健康四肢灵活,与人家竞争,自己没有优势,只有缺陷。
一次在街上走,她注意到有人看他走路时一顛一跛的样子在那儿指指点点,她难过,她伤心。上苍啊,你对我怎么这么不公平!
在她叫天不应喊地不灵时,她想到老师、朋友们对她的教诲、鼓励,张海迪的形象在她脑海中出现了。
人生方向一旦确定,人就有了自信,有了梦想。
她心中确定了学习榜样,张海迪。
她决心学习海迪精神,自强不息。
她知道,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知识。
她还知道,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是残疾人也是全国人民的道德楷模。张海迪以惊人毅力,实现了轮椅上的梦想!
她想,我的身体状况比张海迪好,能独立行走,独立活动,我要独立自強,像海迪一样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生活有了方向,心上有了榜样,她的脸上就有了阳光。像牵牛花得到阳光一样,她身上有了向上的朝气。
她振作起来了,仿佛换了一个人。
她扬帆起航了。
03
发奋
她审时度势,根据自身情况和特长,确定计算机应用为自己主攻方向。
从年到年,她先后两次在武威和兰州学习计算机有关专业。
方向明确,心中有灯脚下有路。路在心中,行在脚下,心有多远,路有多广。
生命不只是一种身体的行走,更是一场灵魂的旅行,唯有在行走里才会感悟到生命里更有价值的东西。
她,行胜于言。
她,在人生之路攀登,在追求生命的价值。
她,心有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年下半年,她在兰州五泉计算机专修学院学习的时候,她专心致志,心无旁鹜。
秋季,兰州的美景她无暇欣赏。
冬季,兰州的超市她无心光顾。
白天,她在计算机前练习操作。
夜晚,她在灯光下苦攻有关理论书籍。
清晨,别人还在热被窝梦周公,她已早早起床,背单词,读英文。
天道酬勤,此话一点不假。
功夫不负有心人,此话字字是真。
她的学习成绩十分出众,同学们都很敬佩这位身带残疾的女同学。这一年,她以优异成绩获取计算机中级操作证书。
牵牛花种子需要札根土壤,才能蓬勃向上。
她,汲取知识和技能,使成长之根扎得又深又广。
04
两次荣获全省第一
年5月,武威市残联与凉州区残联决定,让她参加第四届甘肃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
残联,就是她成长的支点。她的点滴进步,都得到残联的支持、鼓励。这次参加全省比赛,她又兴奋又担忧。
她觉得,这是难得的开眼界,长知识,学先进的大好机会,但又担忧取不到好成绩让市、区无光,又给自己丢人。
年10月19日,全省技能大赛在兰州举行。
怀着忐忑的心情,她进入了全省大赛赛场。
竞赛项目为英文文本处理。
她没经过这么大的场面,看着考题脑子一片空白,答题时双手瑟瑟发抖。她用深呼吸稳定情绪时,内心世界仿佛听到张海迪鼓励她的声音,她逐步冷静下来,慢慢进入竞赛状态。
从大赛赛埸出来,她觉得全省高手入林,取不上好名次,有这样一次学习机会,也是挺幸运的。
年10月21日,是公布竞赛成绩的日子。
市残联王理事长把武威参赛人员集中起来,宣读大赛结果:
赵生花,全省女服制作第三名。
王兴发,全省男服制作第二名。
然后,残联负责人卖了个关子,他说,你们猜一猜,谁获取了第一名?
大家面面相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能夺全省冠军呢?
王理事长高声宣布:邵青云,全省计算机英文文本处理,第一名!
这是真的吗?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她急匆匆来到宾馆大厅,直到看见成绩榜上自己的名字,她的双眼被泪水模糊了。
她对得起市区残联的培养。
她对得起全家亲人对自己的关爱。
她没辜负家乡父老乡亲的期望。
福无双至今日至。与此同时,她又获得省人力资源厅《甘肃省技术能手》称号证书。
四年之后,仍然是全省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仍然是计算机英文文本处理项目,她又蝉联全省冠军!再次荣获《甘肃省技术能手》称号。
第一名,三个字,这里面浸透着她无数艰辛和汗水!
她像牵牛花,在攀援到高处时绽放出又一朵鲜花,那样鲜丽,红艳。
05
和世界冠军竞赛
优秀总是伴随着超越与不同,就像,再深沉的夜幕也总有一颗闪亮的星,再荒凉的原野也总有一束摇曳的草,再冷清的角落也总会有生命力极強的牵牛花。
年6月,省残联组织代表队,参加由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的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比赛。
她和省代表队其他队员一起,坐火车抵达比赛举办地一一南京。
她内心更加忐忑不安。
同她一起竞赛的有两个不同届次的世界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的冠军。同世界冠军竞赛,心里不紧张那才怪哩。
但这位看似柔弱的女士,紧张之后更加自信。一方面她抱定一个想法,经风雨,见世面,重在参与,重在学习。至于名次,只要拼搏了,尽力了,就不去管它了。另一方面她以张海迪精神为支柱,全力以赴,去拼去争,要用最好的状态争取拿到好名次,为甘肃省争光。她把内心矛盾双方统一到比赛行动中,兴冲冲进入考场。
她参加竞赛的项目,是计算机英文文本处理。这次,她心不慌了,手不抖了,力尽所能,顺利完成赛事。
年6月12日,比赛结果公布。
她,荣获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计算机英文版本处理第三名!
这是全国竞赛第三名,这是和包括二名世界冠军在内的全国优秀选手激烈竞争之后取得的成绩!
这第三名的含金量有多重,她付出的辛勤劳动就有多少,二者成正比哟!
优秀是在不断积极进取、不断超越自我中实现的。
省残联领导和队友都都热烈祝贺她,称赞她为全省万残疾人争了光。
参加这次全国比赛,她还有另外一个收获。在庆祝大会圆满成功的宴会上,当张海迪致辞后为各桌敬酒之际,她近距离见到了她的偶像她的榜样、全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张海迪。她惊喜万分,想挤上去和张海迪拥抱,合影,无奈人多拥挤,她身单力弱难以近前。
她拿起手机对着张海迪,将这美好时刻一一定格。每当看着这些照片,她心中就感到无比幸福。
06
扬帆新征程
她载荣回到凉州。
她,文章中的女主人翁来到我们眼前一一
她姓邵,名青云,清秀的脸面,珑玲的身段,一双眸子透着晶莹聪慧之光,一双纤手在键盘上巧妙地舞蹈。
张海迪能自強,邵青云就要争当凉州自強之星。
政府有关部门支持她,市区残联关心她,亲友们帮助她,她的旭瑞印务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人们都知道,邵青云的旭瑞印务公司业务超群,设计精致,排版精美,质量最优,效率最高。
地处文庙东端小步行街东口附近,旭瑞印务连同她的创办人,成了自立自强的明星,成了残疾人创业的楷模。
结语:
我的思绪回到了现实。在家属院的花池边,我凝神注视着牵牛花在阳光下攀援,向着高处,向着蓝天,向着太阳。
我想,邵青云平凡的像一株牵牛花,却向着不平凡的人生境界攀登,并做出了骄人成绩。她,的确是我们武威天空上一颗自強明星。
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