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类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脑血管疾病,医院神经外科门诊主任杨启厚多年来在临床工作中,总结了人们常会有的共性问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此做一个集中性的阐述。
什么是高血压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指由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脑实质内自发性出血,出血部位多位于基底节、脑干或小脑,以急性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和言语不清为特点,进展迅速,病情凶险,是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疾病,俗称脑溢血、脑中风等。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该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发病年龄也越来越趋于年轻化,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造成危害和负担。
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特点
首先,有明显的年龄特征,中老年人为高危人群。这是由于这部分人群高血压发病率较高。据杨启厚讲,在临床上也曾收治过一些年轻患者,这部分患者平时就有高血压,而未予重视及有效治疗,就引发了脑出血。其次,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是这一疾病的高发季节。临床上观察到气温骤降时,这类病人数量明显增多。
高血压脑出血发病机理
高血压病常导致脑底的小动脉发生病理性变化,突出的表现是在这些小动脉的管壁上发生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和局灶性出血、缺血和坏死,削弱了血管壁的强度,出现局限性的扩张,并可形成微小动脉瘤。高血压性脑干出血即是在这样的病理基础上,因情绪激动、过度脑力与体力劳动或其他因素引起血压剧烈升高,导致已病变的脑血管破裂出血所致。
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表现
杨启厚介绍说,患者会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并且多伴有躁动、嗜睡或昏迷。血肿对侧出现偏瘫、瞳孔的变化,早期两侧瞳孔缩小,当血肿扩大,脑水肿加重,遂出现颅内压增高,引起血肿侧瞳孔散大等脑疝危象,出现呼吸障碍,脉搏减慢,血压升高,随后即转为中枢性衰竭。出血量少时,血肿可以自行吸收消散,症状逐渐缓解。
如何诊断高血压脑出血
杨主任告诉记者,医院在检查、诊断、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这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根据高血压病史及临床特点,结合脑CT诊断,可以精确了解出血的部位、出血量、波及范围、有无脑室穿破以及血肿周围脑组织情况。患者发病年龄多在中年以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寒冷季节发病较多。当患者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偏瘫及意识障碍时,即应考虑脑出血。
在谈到如何治疗时,杨启厚说,简单地来说可以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保守治疗适用于出血量较小,以及身体有其他器官功能性障碍而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对于有明显颅内高压症状的患者,手术是挽救他们生命的主要手段。
防患于未然。杨启厚强调,既然高血压脑出血的致死、致残率相当高,那么做好有效的预防就是最好的治疗:
1.高血压患者必须遵医嘱规范用药,切不可自行停药减药,定期测量血压,医院做血压检查。
2.合理饮食,控制体重。饮食低盐、低糖、低脂。进食不要过快,三餐不宜太饱。
3.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度锻炼。
4.要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保持愉悦心情。
(来源:大同日报)
责编:韩玉娟张富
编辑:郑志伟张晓田
《北岳报》所有内容欢迎转发媒体转载请注明出处及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