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术风险大吗?
手术的确会有一定的风险,但是,任何手术都会有自身的风险所在。肝脏作为人体重要器官,本身是个血窦,且与大血管邻近,加上肝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硬化、凝血功能障碍,术中、术后存在出血死亡的可能。此外,肝功能衰竭也是肝脏手术重要的并发症。所以患者手术应选择医院,尽可能减少手术风险。
2.手术后埋置化疗泵有用吗?
手术切除只是治疗肝癌的一个方面,由了肝癌容易发生肝内转移,为有效预防复发和转移,我们常常给患者埋置肝动脉、门静脉化疗泵。其目的有:1、肿瘤一旦复发,可经肝动脉注入碘油栓塞肿瘤血管,使肿瘤缺血坏死,避免再次手术;2、对不能切除的患者,定期经化疗泵注药,可使肿瘤缩小,延长生存期,部分病人可获得再次手术切除的机会;3、直接经肝动脉和门静脉化疗,可提高局部血药浓度,减轻全身副反应,更有效杀灭残存的癌细胞,预防肿瘤复发。
3.介入治疗比手术治疗效果更好?
研究公认的观点是能切除的肿瘤首选手术,一般不采用介入治疗,以免延误手术时机。除非患者存在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无法手术时,方考虑其他治疗方法,如介入治疗、射频消融等。
单一介入治疗手段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如果肿瘤较大多需多种介入治疗手段相互补充,如介入栓塞治疗联合射频治疗,介入栓塞治疗联合冷冻治疗等。
4.甲胎蛋白阴性就可以排除肝癌吗?
(AFP)甲胎蛋白是常用的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定性指标,临床上发现甲胎蛋白升高的患者,在排除活动性肝炎和生殖腺肿瘤的情况下,往往可以确诊肝癌。但阴性并不能排除,因为胆管细胞型肝癌和部分肝细胞肝癌患者AFP基本正常。所以在肝癌的诊断上,应结合其他相关指标影像学检查、血管造影检查等,综合分析判断才可作出正确诊断,且不可以一概全。
5.手术治疗肝癌效果好?
传统的治疗肝癌的方法是首选手术切除,但不是所有的肝癌患者都适合手术。只有心肺功能较好,肝脏肿瘤较局限,没有转移条件的患者才适宜手术。加上我国肝癌患者多数有肝炎、肝硬化的病史,临床有80%左右的患者因各种原因不能手术。许多患者确诊时已属大肝癌、中晚期肝癌,要提高5年生存率,就必须采用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肝癌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介入治疗、放疗、化疗、中药治疗等等),每一种治疗方法都有各自的适应证,只有适合患者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应该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肝功能状态、肿瘤的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晚期原发性肝癌治疗的原则对原发性肝癌伴腹水者,可先予中药或西药利尿剂治疗,腹水消退后,根据肝内肿瘤情况,仍可按上法治疗。如为血性腹水,则不易消退;门静脉或肝静脉有癌栓者,予中西药利尿剂不易见效。如原发性肝癌结节破裂出血,应予止血处理,同时采用腹部加压包扎。
原发性肝癌伴*疽者,如系肝门区肿块压迫所致阻塞性*疽,可采用局部放射治疗,或局部瘤内注射、或介入治疗,或内支架或外引流;如系非*疸,可予中医药治疗、保肝治疗。
对原发性肝癌有肺转移者,如肝癌原发灶已控制,只有单个肺转移灶,可考虑切除,或局部放射治疗。如系多个转移灶,或弥漫两肺者,可考虑放射治疗(全肺野照射),或化学治疗、生物治疗。如肝癌原发灶未治疗,或治疗未见控制,转移灶为单个,或较为局限,亦可考虑放疗。
如全肺弥漫转移者,则可采用生物治疗或化学治疗、中医药治疗。
晚期原发性肝癌骨转移,如转移灶为单个或几个,可采用放射治疗。如骨转移广泛,可予化疗药物、生物治疗或放射性核素治疗,亦可予骨膦、阿可达等治疗。
对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有癌栓者,可试用肝动脉灌注化疗,一般不采用肝动脉栓塞,可用生物治疗或中医药治疗。
内容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络我们删除
肝癌病友互助会肝癌病友互助会是由福建省医务志愿者协会搭建的一个分享肝癌治疗及护理相关知识、病友间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的平台。
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