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出血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AI助力卒中中心多学科诊疗
TUhjnbcbe - 2021/3/16 11:29:00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二):AI助力卒中中心多学科诊疗

链接:AI辅助冠心病多学科分级诊疗开启“心”篇章

脑卒中是当今世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难治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征。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脑卒中发病率排名世界第一,已成为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根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目前我国40岁以上居民的卒中患者达到万人,每年约万余人因卒中死亡。据全球疾病负担工作组估算卒中终生风险,全球为24.9%,中国为39.3%,中国已成为卒中终生风险最高和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

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而缺血性卒中占到所有卒中的60~80%。在发病4.5小时~6小时内,早期进行静脉溶栓或者血管内治疗以达到恢复或改善脑组织再灌注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医院整合全院资源,打破学科壁垒,积极提高脑卒中规划化管理和诊疗水平,于年5月被国家卫健委脑防委办公室授予高级卒中中心。年8月,在医务处大力支持下,医学影像科申报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获得贵州省卫健委医疗新技术备案,是省内第一家具有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为了将AI新技术推广到卒中中心诊疗环节,医学影像科联合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科等卒中中心职能科室,开展了一系列多学科交流活动。

1月5日,影像科王荣品主任邀请神经内科胡晓主任来科室培训卒中临床诊疗新进展。胡主任对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卒中学会“年急性卒中诊疗指南”更新情况进行了讲解,明确了觉醒时有卒中症状或者卒中发生时间不确定患者的静脉内溶栓指征、6~16小时内机械性血栓切除术适应证,影像学评估在其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同时,神经内科王露医师还对“卒中速诊-FAST”方法进行了科普教育。

1月14日,影像科邀请西门子科研部谭健、张潇月工程师,对科室安装的西门子Frontier软件平台进行了培训,医院PACS系统兼容,可实现MR灌注定量、脑血流可视化等功能。会后,影像科对卒中患者CT检查流程及扫描参数进行了规范。

图1卒中患者CT检查流程图及图像分析

1月19日,影像科邀请东软医疗工程师,在科室开展了脑缺血性卒中诊断新技术培训。由东软医疗自主研发的NeuBrainCare是一款针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影像智能分析软件,其核心功能为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T及MRI脑灌注影像,自动标注和测量核心梗死区和低灌注区,计算缺血半暗带体积及比例,提供量化数据。

图2脑灌注图像缺血半暗带分析。通过计算CBF、CBV、MTT、TTP、Tmax五个参数图序列,输入梗死核心体积、严重低灌注区体积,自动计算缺血半暗带体积及不匹配比率

图3脑血管侧支循环评估。通过患者CTA图像,自动计算Tan评分量化结果,为临床医生评估侧支循环提供重要依据

图4超时间窗评估(醒后卒中定量分析)。基于DWI和FLAIR序列自动计算不匹配比例,量化FLAIR-rSI实现分级定量,用于超时间窗及未知发病时间患者预后预测的指标

图5自动微出血点检测。利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测小、低信号病灶,有效区分钙化点,并标记数量、体积、位置,指导医生评估抗凝治疗和抗凝溶栓的风险

1月20日,影像科尹训涛副主任、徐睿主任医师、李亚英主任医师,前往神经内科参加卒中中心MDT讨论。会上,神经内科胡晓主任、瞿浩主任医师对影像科安装的联影智能“uAI颅内出血智能分析与随访系统”进行了详细研讨。颅内出血通常由脑外伤或出血性脑卒中引起,严重的颅内出血需紧急就医、快速诊断。临床中,由于出血体积测量耗时且不准确、部分出血类型难以区分、轻度中线移位易忽略、急诊多发等问题,对及时救治造成了一定困难。uAI系统可对颅内出血患者的CT影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与随访评估,支持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出血、脑室内出血、硬膜下出血与硬膜外出血五种类型出血的检出,降低漏诊与误诊;并可针对各类型的出血病灶进行精准定量分析,自动生成病灶位置、类型、体积、平均CT值等详细信息,提示病灶周边水肿、破入脑室及中线移位距离,辅助医生判断脑疝发生的风险。同时,该系统提供ICH评分量表和改良Fisher分级量表,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及时参考;支持多次检查智能随访,便捷对比病灶变化情况,辅助医生追踪病情及预后。

图6uAI对本院颅内出血患者的智能分析与随访

图7uAI颅内出血智能分析与随访系统检出5种类型血肿和水肿

图8uAI对颅内出血进行自动量表分析

为了最大化集成三大中心(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影像诊断新技术及信息化处理能力,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影像科在王荣品主任带领下,正着力于整合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信息时代新技术,大力推进医联体影像互通互认、远程会诊建设及AI研发、应用,充分发挥省医影像科在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技术应用等领域的辐射带头作用,有效缩短省内危急重症患者*金救治时间,为“健康贵州”添砖加瓦。

图9智能影像科及专病数据库建设规划方案

撰稿:尹训涛

审校:王荣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AI助力卒中中心多学科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