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出血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GMs中级会员经验分享广州何贤中级会
TUhjnbcbe - 2021/5/10 18:42:00

远程咨询与中级会员单位面诊结合的GMs随访模式

——GMs远程咨询与中级会员面诊结合的GMs随访模式案例介绍

婴儿全身运动评估(GMs)技医院杨红教授率先引入国内的一项高危新生儿随访的先进技术,是杨教授献给国内高危儿童的一份礼物。GMs在国内推广发展10多年,已有千千万万的高危儿家庭获益,感谢GMs评估,让千万的高危儿得到早期康复,避免和减少了日后的功能障碍和残疾。

我院于年成为“GMsHome”认证的评估站点和中级会员单位,常规化地开展GMs评估和早期干预,对本院及邻近地区的高危新生儿进行定期随访,在随访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开展了一种新型的高危儿随访模式:本地中级会员面诊与复旦大学杨红教授远程咨询相结合。通过这样的结合随访模式,高危儿得到了快速、精确的GMs评估,以及确切、有效的治疗和家庭干预建议。以下就是两个参与了远程咨询宝宝的“随访真实全记录“。

“小萌宝”出生于年11月,生后不久出现抽搐,脑电图异常,立即被送进我院NICU救治,对他进行颅脑MRI检查,发现他的左侧大脑出现了大面积的脑梗塞,经过10多天NICU的救治后小萌宝病情稳定出院。出院后小萌宝随即进行了GMs远程评估,由复旦大学杨红教授出具了GMs报告,报告显示“不安运动缺乏”,提示有脑瘫的可能;杨教授建议小萌宝马上进行早期干预,可在中级医院进行康复和随访。直至今年5月,小萌宝已经18个月大了,长得非常呆萌可爱,一直在我院进行随访,目前尽管还遗留右侧肢体的轻度运动障碍,但已经可以走路了,没有进行手术,也不需要任何辅具,爸妈牵他的一个小手就可以自由的走了。

小萌宝1岁时复查颅脑MRI的情况,依然遗留了左侧的脑软化灶。

另外一个小宝名叫萱萱,她出生后不久进行颅脑彩超发现“脑室增宽”,担心宝宝健康的萱萱妈在网上热心妈妈的推荐下了解到了GMs技术,可以早期预测宝宝的发育异常,于是网上进行了GMs的远程会诊,复旦大学杨红教授评估了萱萱54周的录像,给出了“不安运动缺乏”的判读,但同时杨教授指出,萱萱在这次的录像中是有不安运动出现的,只不过不安运动太少,没有达到“正常不安运动”的标准;因此她鼓励萱萱妈不要灰心,一定要积极进行早期干预,说不定孩子的情况就可以扭转。于是萱萱在我院进行了面诊,当时的她追视追听都迟钝,头抬不起来,而且几乎从不注视人(包括妈妈),很少笑;后来在我院共进行了三个月的早期干预,6月龄时颅脑MRI检查结果正常,并分别在57周和59周再进行GMs评估时均获得了“正常不安运动”的结果。目前萱萱9个月,已经能膝手爬行和扶着站立了,萱萱妈喜出望外,非常感谢复旦大学杨红教授的指导和指引,使萱萱再康复随访的过程中少走了许多弯路。

以上两位小宝在新生儿期发现颅脑问题后积极寻求早期干预的方法以及按时进行了序贯的GMs随访,采取了中级会员单位面诊和远程相结合的方式,既获得了宝贵的早期干预时机,又免却了到千里之外就诊的辛劳,并得到了相当满意的疗效,这样为GMs随访开创出一种高效率的新模式。

希望GMs评估和早期干预技术能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走近更多的高危儿家庭,为高危儿童的健康带来福音。

作者介绍:何敏斯

儿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于广州医院康复科工作,曾任新生儿科临床医师多年。年于佳木斯大学小儿脑瘫疗育中心进修;年参加中国第十届“全身运动(GMs)评估”初级培训班并取得评估资格证书;年到上海医院康复科进修GMs评估及高危儿早期干预。

擅长:1、脑损伤高危新生儿(早产、窒息缺氧、颅内出血、胆红素脑病、抽搐等)的神经发育监测及脑瘫儿童的超早期鉴别、功能评估和康复管理;2、新生儿科和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治

文/作者:何敏斯

编辑:孟凡喆、高和荣

审核:汪*、朱晓芸、杨红

医院康复科

新浪微博:

我们的甜橙树

GMs家网站:

1
查看完整版本: GMs中级会员经验分享广州何贤中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