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72岁。
发病时间:-9-:00。
症状:突发左侧肢体无力。
NIHSS:15。
此患者-9-11曾行:右侧肾癌根治术。
影像资料PART/02-9-:30急诊多模式CT△颅脑CT平扫:右侧额叶局部团块状高密度影,边界清晰,周围皮质下大范围低密度水肿影。
△颅脑CTA:颅内所见脑动脉未及明确异常。
△根据CTP静脉期源图像重建而来的CTV:颅脑静脉未见明确异常。
△脑CTP:右侧额叶高密度区域TTP延长,CBF和CBV增高;周围水肿区域TTP轻度延长,CBF和CBV降低。
△颅脑CT增强扫描上右侧额叶高密度区域CT值(82HU)高于CT平扫(44HU),提示有强化。
-9-15MRI△颅脑T2WI和T1WI平扫+增强:右侧额叶病变T2WI呈混杂等低信号,T1WI呈稍高信号,边界清晰,可见显著的不均匀强化;其周围大范围脑白质水肿呈长T1和长T2信号,中线结构轻度向左侧移位。△颅脑FLAIR:右侧额叶病变呈高低混杂信号。△增强T1WI减影:右侧额叶病变呈显著不均匀强化。△颅脑DWI+ADC:右侧额叶病变呈显著混杂信号。△颅脑SWI:右侧额叶病变呈显著低信号(磁敏感效应),提示出血。简评PART/031、此老年患者呈脑卒中样突发起病,伴左侧肢体无力,CT检测到右侧额叶皮质处团块样高密度影,边界清晰,第一个联想到的就是急性脑出血。然而,出血部位不符合常见的原发性脑出血位置(基底节、丘脑、脑桥或小脑),且原发性脑出血在发生后2小时内,在其周围不会形成如此之明显的大范围低密度水肿区域。此时,结合患者肾脏恶性肿瘤病史,高度怀疑转移瘤卒中出血,这可以合理解释病变部位高密度和周围大范围低密度水肿。
2、然而,此时何以能够快速地进一步确诊呢?在这种情况下,用于精准评估脑卒中的急诊多模式CT可发挥重要作用。在本病例,通过测量CT平扫和增强扫描上病变部位CT值,发现右侧额叶病变存在强化,这是肉眼难以判断的;CTP上,右侧额叶病变CBF和CBV均增高,提示该病变不仅仅有出血,还存在丰富供血。以上线索提示右侧额叶病变原是有丰富血供的实质性组织,该实质性组织突然出血,引起脑卒中样发作的临床表现,且CT呈高密度。因患者有明确肾癌病史,而恶性脑转移瘤的血管发育不完整,容易出血,且合并明显脑水肿;至此,诊断“右侧额叶脑转移瘤合并出血”应该是没有什么疑问了。
3、当然,MRI是诊断瘤卒中的重要工具。在此患者,除多个序列观察到了右侧额叶病变的出血信号外(尤其是SWI),还明确显示了该病变呈显著不均匀强化,这强烈提示肿瘤诊断。值得注意的是,很久以前的文献就已经报道,运用DWI和ADC检测急性脑出血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典型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但国内很少将此技术应用于诊断急性脑出血。此患者发病第3天的DWI和ADC上,右侧额叶瘤卒中出血也是呈现为高低混杂信号;因此,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临床医生应谨慎判读。
原创作者:陈红兵
编辑:*欣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