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出血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细说写作周乙华教授如何撰写结果Res
TUhjnbcbe - 2021/5/28 18:31:00
白癜风怎么治疗的 http://www.baidianfeng51.cn/m/
医院订阅哦

◆◆◆◆

细说写作|周乙华教授:如何撰写结果(Results)――制作图表之如何制表

◆◆◆◆

作者:特约专家——周乙华教授

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导。长期从事病*性肝炎的临床、教学、研究和预防,曾在日本和美国学习、工作10年,年回国后着重研究围产感染。

在正文中“结果”这一部分。周乙华教授将分为结果全面性、获得结果的背景和过程、制作图表(1)、制作图表(2)、统计学问题和其他注意事项共6个部分,为大家详细讲述。上周讲到了“获得结果的背景和过程”,今天说的是“制作图表”中的如何制表。

正文第三部分——结果

图表是构成论文的重要部分,特别在“结果”部分,如何制作图表是撰写结果的关键之一。适当的图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读者理解。

此外,图表务必按出现顺序编号,而且要在正文中提到表1、表2,或图1、图2,不能只有图表,但正文中没有相应描述。

一.制作图表的原则和目的

1.原则:独立性原则,即读者通过图表及其注释或说明,不必查看正文,就能理解图表的基本内容。目前国内许多图表必须结合正文才能看懂,不符合图表的独立性原则。

2.图表必须有实质性内容:每一个图或表,都必须表达具体的实质性内容,并能得出总结性结果或结论。换言之,不滥用图表。

3.作用和目的:图表既可以表达研究结果原始数据,也可以表达总结性结果。其作用是用较少的篇幅,提供更多的信息,或对难以理解的内容(如组织病理图、多组结果比较等)通过直观的图表表达,便于读者理解。

国际上,论文的主要结果,通常都用图表呈现。目的是方便读者在最短时间内容了解论文的重点内容。阅读论文时,读者通常先看结论,然后看“结果”部分的图表,判断结果是否支持结论。如果结果支持结论,读者也就认可了这篇论文。因此,制作适当而又确切表达重要研究结果的图表能提高论文的质量,有利于论文的录用。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中文论文在描述图表的结果时,常常用文字描述一段内容,句号结束,然后用“见表1”或“见表1和图1”结束该段描述。这样的写作风格不利于读者理解,似乎图表的内容仅仅是补充说明。实际上,图表常常描述原始结果,这些原始结果是总结性结果和判断结论是否可靠的前提。因此,通常应先描述这些关键的原始资料,再是总结性结果,这才是让读者容易理解的表达格式。

4.图表与正文内容的重复问题:稿约要求论文的文字描述不要与图表重复,因此,许多作者在描述用图表表示的结果时,简单地写成“结果见表1”或“结果见图1”,没有其他的文字加以说明或解释,这不利于读者理解。

论文正文不要与图表重复,是指不要用文字重新描述图表中的原始资料,而不是不再说明或过于简单说明。通常需要用扼要的语言,描述总结性结果;对论文结论有关键作用或重要影响的研究结果,需要重复图表中的数据,这一方面便于读者理解,另一方面也能引起读者的重视,经过多次重复,让读者记住重点。

二.如何制表

1.表的组成:

完整的表格,通常有表题、纵标题、横标题、横行和纵列这5部分组成,有时还含有脚注,横行和纵列统称表区,共5行6列,各组成部分见以下例表。

表题是表格的主题。横标题引出纵列内容,纵标题引出横行内容。如何设置纵标题和横标题及其名称,以读者容易理解为第一原则,另一个原则是节约篇幅。表中尽可能避免缩写,不常用的缩写和不容易理解内容,用脚注说明。

2.制表注意点:

(1)必须符合独立性原则。表格是否符合独立性原则,在于合理设计表格的各组成部分,即表题、横标题、纵标题和脚注等。具体要求有①表题能确切反映表中的主要内容,用词精炼;②横标题和纵标题的内容能便于读者理解;③尽可能避免英文缩写;如有缩写,需在脚注中注明全称。具体见下述范例。

(2)不滥用表格,表格必须有实质性内容。只有当文字描述不易理解或使用表格能节约篇幅时,才使用表格。通常情况下,如果表区部分的信息量少于或等于6个,用文字表述即可,而无需使用表格。只有非常重要的内容,即使信息量少于或等于6个,才考虑从使用表格。

3.表格范例:

以下是2个表格的范例,是“细说写作——论文易录用的前提”中的实例2和实例3论文中的表格,这些表格符合以上原则,论文也被主流国际期刊录用。

范例1,这是“细说写作——论文易录用的前提”中实例2论文“超重和肥胖孕妇孕期运动预防妊娠糖尿病和改善妊娠结局的随机临床研究(AmJObstetGynecol;:-.)”中的表1(因为中英文表达方式的不同,该表略有修改)。表格的各构成部分,见表格下的描述。直接根据该表,无需参阅正文,读者就能理解其内容,符合独立性原则。表格中有大量的具体信息,读者能得出“2组孕妇的基本特征相似,说明这些孕妇具有可比性”这一结论。如果用文字分别描述,而不用表格,显然难以理解。

该表的各种组成部分如下:

表题:研究对象基础特征。

纵标题:该表中黑体字部分,引出纵列内容,其内容必须与纵标题相符合。

横标题:该表中蓝色字体部分,引出横行内容,其内容必须与横标题相符合。

横行:除纵标题和横标题外,每一行的最左侧到最右侧,即横行,该表共有12行。

纵列:除纵标题和横标题外,每一列的最上端到最下端,即纵列,该表共有3列。

表区:表中所有的行与列,统称为表区,这是表中提供信息量最多的部分。该表的表区提供了36个信息,其中24个是具体信息,12个是统计学信息。

范例2,这是“细说写作——论文易录用的前提”中实例3“早产儿脐带延迟结扎与立即结扎(NEnglJMed.Oct.29.)”中的表3,除了含有前述5个组成部分外,该表还有脚注,以利于读者理解。同样,直接阅读该表,无需参考正文,就能得出“延迟脐带结扎,并不能减少极早早产儿死亡或重要疾病的发病率”这一结论。

*除注明外,均为例婴儿的百分率。主要疾病包括严重脑损伤(3或4级脑室出血或超声显示迟发性脑异常)、迟发型败血症、晚发型败血症、坏死性肠炎、重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最初方案包括慢性肺病,具体定义参见附件“试验方案”。经13种次级结局多因素分析后,P值为0.39。分析时的例数为存活至相当于停经后36周的例极早早产儿。

4.表格的特殊形式:

某些重要内容,而且都属于同一性质,可以用文字描述,也可用表格形式。用表格表达,容易吸引眼球,引起重视,读者也更愿意阅读以表格形式表达的内容。例如,以下2个表格都只有一个纵列,没有横标题和纵标题,但仍是非常合理的表格,读者容易理解。这是“细说写作—论文易录用的前提”中实例3“早产儿脐带延迟结扎与立即结扎(NEnglJMed.Oct.29.)”中的表3,除了含有前述5个组成部分外,该表还有脚注,以利于读者理解。同样,直接阅读该表,无需参考正文,就能得出“延迟脐带结扎,并不能减少极早早产儿死亡或重要疾病的发病率”这一结论。

5.制表时的其他注意事项:

表题中是否需要说明总的病例数,根据情况而定。如果表格中已有总病例数,一般不必描述。如果表格中没有总例数,一般需要在表题中说明。

对于定量资料,计量单位必须统一,并在纵、横标题中注明,而不是放在脚注中。譬如:下述表6-A中的身长和体重,在纵标题中注明了单位,但其中婴儿月龄,就无需注明“月”,因为已经明确是月龄,单位一定是月;年龄的单位可以是天、周、月、岁,因此需要注明。同样的例子有“孕周”,无需再注明“周”;如果用“孕龄”,需要注明“周”。

表区中是否可以存在空白,对此并没有统一标准,原则上尽可能不要留有空白,因为空白通常表示缺项,如果很多缺项,说明表格设计有问题,影响论文质量。

制表时,使用计算机“Word”文档的“表格(Table)”中的“插入表格”这一功能,而不要使用“绘表(DrawTable)”键或者直接从excel表或者其他非“Word”的文件复制而来。

三.常见问题和修改

1.表格无实质性内容,滥用表格

实例1,这是一篇发表在某中华医学系列杂志的题为“胃癌发生发展中血清骨桥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的3个表格。

分析和修改:

表题没有确切反映主题,如表1的“年龄分布”,只有平均年龄,根本没有不同年龄段的分布,表2中的OPN无法理解,表3“各组血清阳性率”是指什么的阳性率,读者不清楚。表1没有提供实质性内容,只有性别和年龄,不能得出一个结论;表2和表3内容不完整,不符合独立性原则。综合看这3个表格,3个表格的横标题和“例数”纵列都一样,重复了3次,浪费篇幅。修改后表格见下,3个表格合并,内容完全不变,节约篇幅,且更易理解。

在审稿过程中,经常遇到类似情况,即表格过多,表格内无实质性内容,这可能与国内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要求有关。因学位论文有最低字数要求,论文要达到一定“厚度”,因此将一些大量的几乎没有价值或不必撰写的内容也写入论文。例如上述表格就是实例,一个表格就能说明的问题,分为了3个表格,篇幅就增加了很多。这种为了字数而字数的论文要求,实际上不知不觉地损害了科学论文的写作原则。

2.横标题和纵标题不合理

很多论文的表格构成部分设计不合理,纵、横标题顺序颠倒,增加了篇幅,且不容易理解。国内许多杂志采用这种格式,包括中华医学系列的期刊,可能与整个编辑行业的一些规定有关。

纵、横标题的设计,决定了表区内容的排列顺序。其排列顺序既需要符合研究结果的内在逻辑,又要让读者容易阅读。一般从左到右更适合于阅读,而不是从上到下。

以下是论文“不同喂养和分娩方式对婴儿巨细胞病*感染的影响以及感染后结局”的同一表格的2种不同形式,根本差别在于纵标题和横标题的不同,因此表区的内容不同。

分析和说明:

表6-A的纵标题包括CMVIgG+、CMVIgG-、统计值和P值,引出4列,横标题包括月龄、男婴比例、身长和体重,引出4行,因此,表区由4行和4列构成,这是国际上通常使用的格式。CMVIgG阳性和阴性组2组间各种变量比较的统计结果,排列在表的右侧。阅读该表,无需参考正文,就可以看出CMVIgG阳性和阴性婴儿的身长和体重相似,说明CMV感染婴儿的生长发育无明显不良影响。其引伸意义是,不能因为母乳喂养可引起CMV感染而放弃母乳喂养。当然,这已经是讨论的内容,将会在今后讲解。

表6-B的纵标题包括例数、婴儿月龄、男婴比例、身长和体重,引出5列,横标题包括阳性、阴性、统计值和P指,引出4行。这一格式,读者大致也能理解表格内容,但增加了篇幅。该表只有4个变量,排版尚可在一行内完成。如果变量增多,排版就需要回行,以下是实例。

说明:因纵标题和横标题的设计存在问题,导致该表的“组别”和“例数”重复出现,“例数”列2次出现空格,第3列起,每列都出现2种不同内容,如“高龄”与“复发性流产史”,不符合“三横线”格式。这种格式的改变,并没有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其内容,反而增加篇幅,不容易理解。因此,建议弃用这一格式,而采用国际通用的表格格式。

3.纵、横标题不当

实例1,纵列过多,浪费篇幅。

分析:该表有3个纵列,第1列为观察人数,每一行的例数都相同,属于重复描述,需要删除。例数可放在表题中体现,也可用脚注说明,就像上述“断脐”中表3的脚注。第2列和第3列,实际上属于同一性质的数据,可以合并。因此,实际上只需1列即可清楚地表达结果(见修改后),此外该表表题啰嗦,不易理解。

实例2,横标题或纵标题名称过于繁琐或不当,浪费篇幅或不易理解。以下表6-B的纵标题中的“均数±标准差”()不必注明,因为读者一定懂得纵列中的数据的表达形式就是均数±标准差,如果不懂这种表达方法,那么也不可能理解括号中的“”是什么意思。另外横标题中的“t或χ2值”不适当,读者无法知道哪个变量用了t检验或卡方检验(不利于读者理解)。而用表6-A中的表达方式,读者可明确什么变量用了什么统计方法,易于理解。

往期回顾

1、细说写作|周乙华教授:如何撰写结果(Results)—获得结果的背景和过程

2、细说写作|周乙华教授:如何撰写结果(Results)——结果的全面性

3、细说写作|周乙华教授——1条*金准则提高医学论文录用率

以下几点请悉知:

1、所述内容,时有实例,仅为说明问题。如有巧合,纯属偶然,请勿对号入座。

2、欢迎广大编委、作者、读者投稿,述说撰写论文的心得。

3、欢迎大家提问,对写作方面的疑问或希望本平台提供哪些内容。

投稿和提问邮箱:zhwc_zhangxinyue

.
1
查看完整版本: 细说写作周乙华教授如何撰写结果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