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济失调是由于神经系统损伤而引起的运动不协调和平衡障碍。有很大一部分脑干出血的患者会引起肢体的协调障碍,在这里我把平时自己工作的一些治疗方法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在你的工作中,给予帮助。1、被动活动早期的患者,为了保持关节活动度,预防关节肿胀和僵硬,防止肌肉萎缩,促进患侧肢体主动活动的早日出现,我们应当以被动活动患肢为主。活动顺序为从近端关节到远端关节,一般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以上,直至患肢主动活动恢复。
下肢被动活动:①下肢髋关节屈曲、伸展、内收、外展、内旋、外旋。②膝关节屈曲、伸展。③踝关节趾屈、背伸、环转。2、俯卧位下颈后肌群训练颈后小肌肉对躯干深层肌肉起着调控作用,我们在治疗时,可以让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我们在颈后肌肉上做手法的松解,然后让患者慢慢的后仰颈部,随着颈部肌力的增强,我们可以在患者头后部加轻微阻力,强化颈部肌肉功能。如果想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我们在练习后仰头部的同时,可以同时后伸躯干,这样可以增加难度,起到进阶的效果。
3、后表线训练后表线是连接并保护整个身体的后表面,像一个从脚底到头顶的盔甲。患者取仰卧位,在肩下部、双侧足踝处放悬吊带,然后降低治疗床,让患者身体悬空,在治疗师口令的指导下,慢慢的抬高躯干,再慢慢的放下,进行躯干后表线的训练。随着患者后表线功能的进步,可以由双侧下肢的悬吊,变成单侧下肢的悬吊,另一腿搭在悬吊腿上,进阶训练。
4、四点跪位重心移动与平衡训练患者俯卧位,通过悬吊治疗床的下降,辅助患者由俯卧位到四点跪位,然后在治疗师指导下缓慢地控制身体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移动重心,同时要保持平衡。这个动作属于闭链运动,可以增加双肩、双髋关节的稳定性,为后期上肢作业控制力,下肢站立稳定性打下基础。
5、双膝跪位-跪起训练在四点跪位的基础上,把前悬吊绳由承重绳换成50kg的弹力绳,然后降低治疗床,同时向患者身后移动工作台,让患者在悬吊带的辅助下,慢慢的跪起成双膝跪位。患者双膝跪位,头、颈、躯干应保持于伸展位,双下肢要充分承重。治疗师位于患者的一侧,扶持髋关节,让患者在治疗师的帮助下慢慢的练习跪起。这同样是一个闭链运动,可以增加髋关节的稳定性。
刘彦彬:医院康复科神经康复治疗组,主管治疗师,山东省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老年学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新Bobath技术认证,主编教材1部,主要擅长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治疗,对帕金森、格林巴利、卒中后、脑外伤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