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应用3D打印技术成功独立完成一例脑出血穿刺引流术。该技术的应用填补了我县空白。
10月18日,49岁的肖女士,因突发意识不清1小时被送入我院。查体:意识不清,呼之不应,无言语。经检查为右侧丘脑出血,并破入脑室。
我院神经外科团队决定对她实施穿刺引流手术。与以往不同,医生仅用40分钟就成功实施血肿定向微创穿刺。手术的成功要归功于3D打印技术,通过对患者头颅内外结构进行三维重建,电脑设计穿刺点、穿刺方向、穿刺深度,在局部麻醉下,成功实施定向微创穿刺血肿,达到血肿抽吸、引流,从而降低颅内压的目的。
术后查房,生命体征平稳,自动睁眼,右侧上下肢自主活动,复查头颅CT见血肿明显减少。
术前CT术后CT
“脑部神经、血管十分丰富,穿刺时稍有不慎,就会伤及周围组织,应用3D打印技术微创穿刺脑部血肿,能更加直观、精确地确定血肿位置、穿刺方向、深度等因素,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外一科医生樊栋说。
准确而安全的穿刺是保证脑出血手术治疗效果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目前术中CT定位﹑计算机辅助引导﹑手术机器人辅助等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手术定位系统,但它们各有利弊。术中CT定位在我院已普及,但术中操作不灵活,需要反复调整穿刺﹔计算机辅助、手术机器人定位精确,但价格极其昂贵,尚未普及。
借助于数字化医学及3D生物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数字化设计和3D打印技术研制个体化导板,实现了个体化的微创血肿穿刺手术。通过影像技术(CT﹑MRI等)资料的辅助,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虚拟出患者头颅结构及丘脑血肿,进行三维重建,然后采用先进的3D打印技术逐层创建出实体,以此辅助穿刺血肿腔。
3D打印辅助下的血肿穿刺术具有定位精准、创伤小的特点,可明显加快患者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治疗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患者三维重建模型
患者头颅3D打印实体
同时我院术前开展三维重建技术,可帮助医生更加直观地评估患者病情,更加精准的测量数据,为数字化手术设计提供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持,从而精确制定手术设计方案,使手术更加精准安全,造福于广大患者。
例如:近期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利用三维医院专家制定手术方案。
编辑:李超超王美玉
审核:付子爱魏子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