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出血被判“死刑”,一场手术恢复清醒
医者仁心
行仁爱之术
无愧于天地
无愧于内心
家住粤东的李阿伯,今年五十有六,儿女已抚养成人,已经到了享受生活的年纪,可谁知一场突如起来的疾病让一家人陷入困境。
这天李阿伯在家喝了点小酒后就觉得有些头疼,原以为是有些喝醉,便去床上休息一会儿。可几个小时后,等老伴睡觉时才发现,李阿伯已经叫不醒了。等医院后,急诊CT的结果更是让原本糟糕的情况蒙上了增添了一丝迷茫。当地医师告诉家属,李阿伯是脑干及小脑出血,位置很深,涉及生命中枢,手术难度非常高,所以暂时只能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也就是用药观察,可李阿伯的病情在3天里症状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还反应越来越差,嘴里插着长长的管子,靠机器和药物维持着基本生命体征,医生告诉李阿伯家人们很可能过不了这一关。而焦急的家人们一方面积极配合当地医生的治疗,一方面也在竭尽全力寻求着另一线生机。
颅脑CT提示:脑干及小脑出血
在经过一番打听和搜索后,李阿伯的儿子找医院神经外九科的穆林森教授。在拨通电话告知病情后,穆林森教授告诉他们,根据他们提供的信息和资料来看,李阿伯还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来进行挽救,有清醒的希望。几乎没有迟疑,为了寻求希望,家属们都同意进行转院手术治疗。
在经过4个多小时的奔波后,李阿伯被送医院。穆林森主任在第一时间为他安排了脑部CTA检查,排除了血管畸形的可能,并告诉家属,通过微创内镜手术,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护脑干及小脑功能,同时清除血肿。
术后CT提示:脑内血肿清楚彻底
手术进行的很顺利,血肿清除满意。术后穆林森教授还拿着术中截取的图片让家属直观的看到了手术前后的效果。李阿伯的症状也很好的印证了穆林森主任的话,术后第三天,邓阿伯便顺利的脱离了呼吸机,返回普通病房。术后两周,李阿伯开始恢复意识,能按照吩咐做动作,李阿伯的家人们也长舒了一口气。
脑干出血1、疾病定义
脑干出血是脑干部位血管出血导致的一种重症脑血管疾病,临床上较为少见,约占脑出血的10%,但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此外,脑干出血发病急,病情重,十分凶险。
2、常见病因
高血压是常见病因,脑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烟雾病等。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可能与生活习惯如抽烟、饮酒、重体力劳动等有关。
3、疾病类型
脑桥出血:相对多见,多由基底动脉的脑桥穿支破裂导致,常有意识障碍,瘫痪等。
中脑出血:偶见,常有头痛,呕吐和意识障碍。
延髓出血:更为少见,临床表现为突发意识障碍,生命体征紊乱。
4、典型症状
脑干出血最明显的症状有:呼吸不规则、瞳孔缩小、应激性溃疡、交叉性瘫痪等。脑干出血发病迅速、病情凶险、死亡率高。若出现头痛、言语不清、口角歪斜、肢体麻木无力、恶心呕吐、意识不清等症状应立即拨打就医。
5、疾病治疗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以尽可能在早期减少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损伤、挽救生命,降低致残率。
保守治疗:用药物观察,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血压升高。
END
排版
刘项宇
文字
熊坤刘项宇
部分内容来源网络侵删
穆林森
医院神经外九科科主任、医院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中西医神经外科专委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委员会卒中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青年神经外科交流协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神经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神经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脑干颅底学组组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神经肿瘤学会常委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委员、广东省医学会以及医师学会神经外科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功能学组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分会意识障碍研究与评估促醒学组委员、广东省脑发育与脑病防治学会脑病精准诊疗与修复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广州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常委、广州市医疗事故专家鉴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交通专家鉴定委员会委员、第四届"羊城好医生"等。
担任《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编委、《神经科学(英文版)》编委、《中国医药导报》编委;参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颅咽管瘤》,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出版的《StructureandFunctionofDTI-basedWhiteMatterFiberBundles》;发表SCI以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三十余篇。
擅长:颅底肿瘤与血管病手术,经鼻鼻咽癌以及颅底沟通性肿瘤微创内镜手术治疗,尤其在重型颅脑创伤、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及脑干颅底病变的神经内镜手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神经鞘瘤、胶质瘤及听神经瘤等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和非手术综合治疗有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的临床治疗效果。开展神经内镜动脉瘤夹闭术、神经内镜听神经瘤切除术、垂体瘤和海绵窦肿瘤以及斜坡肿瘤切除术、基底动脉干动脉瘤夹闭术。
欧阳辉
医院大外科首席专家兼神经外九科主任导师、原南方医科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神经外科/惠侨医疗中心主任医师、惠侨医疗中心名医、主任医师、教授。
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会员,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委会委员,广州抗癌协会神经肿瘤委员会主任委员,广州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肿瘤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胶质瘤分会老年胶质瘤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老年脑胶质瘤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第四届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第一、二届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第三届副主任委员暨第一至三届颅脑创伤学组副组长,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及重大科研成果评审专家,山东、江苏、四川、江西等省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成果函审及网审专家,广东省/广州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广东省医学技术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南方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医疗损害常任技术鉴定专家,是首届“羊城好医生”及最受网友欢迎的羊城好医生,是第一、二届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
-在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医大学)医院从事神经外科医教研工作36年。年晋升为主任医师、教授。主要参加神经外科临床、手术及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手术、诊治上万人次,临床经验丰富,手术、抢救成功率高。在专业学术杂志发表论文90余篇,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二、三等奖各1次,获*队科技(医疗)成果二、三等奖多次。对神经外科各种伤、病的诊治,尤其对各种颅内肿瘤特别是脑胶质瘤的手术与综合治疗以及顽固性癫痫的诊治有较深入的研究。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顽固性癫痫的定位诊断及外科治疗研究”获得的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联系方式:刘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