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脑出血,
让18岁的小伙阿文(化名)命悬一线,
左侧肢体瘫痪,
医院神经外科医护人员的努力下,
终于挺过生死关。
阿文
说真的,清醒后的我,几度有了放弃的念头,是医护人员、家人的不懈坚持,不断鼓励,才让我重新燃起了希望。
昨日,记者联系上了正医院蓬江分院(医院)做康复理疗的阿文。目前,阿文左半身功能基本恢复,生活已能自理,还剩下一些细微的关节功能需要继续锻炼。
护士节当天,阿文给神经外科的护士送花,表达感激之情。
小伙脑出血近毫升不省人事
“头要裂开了。”3月10日15:39,阿文在朋友圈发下这段话。随后,他头痛愈演愈烈,头晕、肢体乏力,最后逐渐失去意识。
17:12,神志不清的阿文被紧医院,经检查,头部CT提示:右侧顶叶巨大血肿伴右侧颞叶脑血管畸形,血肿破入脑室,遂收入该院神经外科。
阿文颅内出血近毫升,情况非常危急。在脑科,当出血超过30毫升,开颅手术势在必行,再加上畸形血管很可能会随时破裂,时时刻刻都是在与死神搏斗。
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戈说,脑血管第一次出血后,会形成一个血痂,暂时堵住出血口,但这个血痂随时会脱落。这就像在颅内藏了个“不定时炸弹”,一旦“爆炸”,非死即残,必须马上手术。
但CT显示,阿文的畸形血管位置非常不好,处于脑袋深部。“位置越往里,手术难度越大。”*戈说,如果脑袋是“雷区”,周围的组织、血管、神经就像埋伏在里面的“雷”,畸形血管团就是要排的“炸弹”。深入“雷区”时,既要避免碰到周围的“雷”,又要把目标精准排除,对手术者要求极高,必须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技巧。
面对孩子凶险的病情,阿文的父母选择相信医生。“当时已心乱如麻,脑袋好像‘停机’了,什么都听不进去,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配合医生!”阿文的父亲区先生说。
医生深入“雷区”抢救生命
做好一切术前准备后,3月10日19:30,一场穿越生死的挑战正式开始,*戈亲自给阿文实施颅内血管畸形切除术及血肿清除术。
切开头部皮肤,打开颅骨,把脑室里的血液引流,清理血肿,控制供血动脉,阻断血管团的供血……手术室里,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戈和助手紧密配合,注意力高度集中,一步一步深入“雷区”,找到畸形血管团并切除。
“畸形血管团和异常的供血动脉靠得很近,术中一定要拿捏好分寸,哪里能碰哪里不能碰,这不仅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也关系到术后的康复。”*戈说。
手术室外,阿文的家人在心里默默祈祷,为孩子打气加油。“虽然焦虑、害怕,但我们相信医护人员,相信手术一定会成功!”区先生回忆道。
长达4个小时的显微开颅手术让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幸运的是,在医护人员的倾力协助下,阿文脑子里面的“炸弹”被顺利拆除,整个手术过程,阿文的生命体征表现平稳。
23:30,手术结束,阿文被推出手术室,转入NICU治疗。阿文的命算是救回来了,但左侧肢体功能的恢复成为他清醒后面临的一大难关。
医患携手重新点燃希望
18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偏瘫了,任谁都难以接受,阿文也是如此。
术后第3天,阿文清醒过来,无法接受事实的他,脾气异常暴躁,使劲用右脚踢床尾的栏杆出气,最后栏杆都被踢断了,他甚至几度出现了放弃的想法。他说:“彷佛不是自己的身体,不管我怎么用力都动不了。当时觉得,与其这样活着,不如死掉算了。”
为重新点燃阿文的希望,神经外科护士长胡惠贤通过现身说法、讲述励志故事的方式,积极给他进行心理疏导。医疗小组、护理小组、康复小组多次会诊讨论,制定康复方案。在医护人员充满爱心的护理和在家人的鼓励下,阿文找到了希望和方向,决定勇敢面对这一切,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每天,阿文积极配合理疗师的康复锻炼,医护提供专业的治疗护理,阿文的家人则默默支持他,为他“赋能”。汗水不会白流,有付出就有收获。在医患携手下,阿文恢复得很顺利,半个月后,手部功能得到慢慢恢复,不久后便能下地锻炼走路。
“我人生的改变,与医护人员的尽职尽责、尽心尽力是密不可分的,非常感谢他们。”阿文说。
4月23日,阿文出院,在家继续进行康复锻炼。6月,医院进行颅骨修补术。
护士节当天,他和父母用小推车推着一车他们亲手包扎的鲜花来到神经外科,送给每一个医护人员,并送上锦旗,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儿子住院的那段时间里,我们很感动,感谢医护人员对我儿子的体贴照顾、倾力付出,感谢他们让我儿子重获新生。”区先生说道。
猜你还喜欢★出价65轮,12人“争抢”!江门法拍房成“香饽饽”?
★桥桥桥桥桥……江门丁财两旺桥,你走过吗?
★江门这个犹如世外桃源的海岛,水清沙白,美哭了……
★房贷收紧!江门有银行“暂停接单”,二手房停贷?
★遛狗不牵绳违法?违规养犬罚?
江门铲屎官们,以下行为要注意......来源江门日报(文/图江门日报记者蔡昭璐通讯员廖欣)编辑
小哲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