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出血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氨甲环酸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TUhjnbcbe - 2021/9/21 21:12:00

马婷婷董佳曾敏彭宇明

首都医科医院麻醉科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42(05):-.

DOI:10./cma.j.cn-?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YFC);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2?);

医院科研培育计划项目(PX023);

首都临床诊疗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Z)

REVIEWARTICLES

神经外科手术常因头皮、颅骨、神经系统以及脊柱血供丰富,手术时间较长而伴有大出血的风险。尽管临床通过改变手术方式、扩容性血液稀释、自体血液回输等方式减少围手术期出血及异体输血,但仍有部分病例因失血较多而不能避免异体输血。大量失血常导致低血压、终末器官损伤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且异体输血也有引发输血免疫抑制反应、术后感染等风险。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抗纤溶药氨甲环酸(tranexamicacid,TXA)可减少围手术期出血,降低因出血导致的病死率。本文就TXA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1TXA的药理学

TXA是人工合成的赖氨酸类似物,可与纤溶酶原的赖氨酸位点竞争性结合,阻止其与纤溶酶结合,抑制纤溶酶活化及与纤维蛋白结合,阻止血栓溶解,从而发挥抗纤溶作用。TXA还可减少纤溶酶介导的血管活性肽(如缓激肽和组胺)的释放。研究表明,在创伤和产后出血等高纤溶为病理学基础的情况下,TXA可减少纤溶引起的D?二聚体的早期增加。

TXA常见的给药方式包括静脉注射、口服及局部使用。蛋白结合率为3%,静脉注射后快速分布于滑膜及其他组织,包括脐带血、脑脊液(10%血浆浓度)及母乳(1%血浆浓度)。TXA以原型通过肾小球滤过而被清除,在给药后2~3h经尿液排出。其抗纤溶作用可持续7~8h。静脉单次注射后24h,消除率达90%。TXA口服后约3h血浆浓度达峰值,半衰期为1~2h,生物利用度约40%。

2TXA的临床应用

TXA已经广泛应用于心脏、骨科及妇产科手术等以减少围手术期出血,其相关的重点研究如下(表1)。最早的CRASH?2(corticosteroidrandomisationaftersignificantheadinjury?2)试验引发了各界对TXA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氨甲环酸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