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是残疾和死亡的常见病因,是全球卫生保健系统和社会的重要负担。从全球来看,总发病率大约为25/20万人年,有人估计每年高达万例。内科治疗仍然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案,包括减轻和防止血肿扩大,但是作用有限。
脑出血血肿内的红细胞溶解后,血红蛋白降解产物会释放出铁(iron)。铁会通过不同的过程对神经元造成二次损伤,包括凋亡、氧化应激、炎症和自我吞噬。大量临床前证据提示铁螯合剂甲磺酸去甲氧胺(ironchelatordeferoxaminemesylate)对脑出血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是一项有希望的治疗方案。我们以前进行过1期临床研究,探讨了甲磺酸去铁胺对急性脑出血的探讨剂量、安全性和可行性。
年5月来自美国的MagdySelim等在LancetNeurology上发表了i-DEF试验结果,目的在于评价铁螯合剂甲磺酸去甲氧胺对脑出血的安全性,以及确认是否进行3期试验。
i-DEF为多中心、无用性设计(futility-design)、随机、安慰剂对照、双盲、2期试验,由加拿大和美国40家医院参与,纳入了发病24h内年龄18-80岁原发自发性慕上脑出血的患者。纳入的患者随机给予甲磺酸去铁胺(32mg/kg/d)或安慰剂(盐水)输注,连续3天。主要终点为90天mRS0-2分。
从年11月到年11月共纳入了例患者。按照mITT人群,甲磺酸去铁胺组例,安慰剂组例。在90天时,甲磺酸去铁胺组和安慰剂组主要终点发生率分别为34%和33%(调整绝对风险差异0.6%[90%upperconfidencebound6.8%])。90天,甲磺酸去铁胺组27%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安慰剂组为33%。两组死亡率皆为7%。无治疗相关死亡。
最终作者认为甲磺酸去铁胺是安全的。不过,作者认为进一步验证甲磺酸去铁胺的有效性是没有必要的。
文献出处:
LancetNeurol.May;18(5):-.doi:10./S4-(19)-9.EpubMar18.
Deferoxaminemesylateinpatientswithintracerebralhaemorrhage(i-DEF):amulticentre,randomised,placebo-controlled,double-blindphase2trial.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