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于11月21日因突发头疼、呕吐2小时于凌晨入院。头颅CT如下图。
右侧顶叶动静脉畸形,局部钙化,出血破入脑室系统,梗塞性脑积水,急诊在侧脑室穿刺模板辅助下行双侧侧脑室引流术。
术后头颅CT,右侧侧脑室位置有所偏差,左侧侧脑室位置可,均存在穿刺损伤,且两侧引流管深度不一致,同时发现患者右顶部有一骨缺损。
回过头来找原因,是模板的问题、还是患者头部问题、还是术者的问题导致的穿刺偏差。
把患者CTA数据提取后重建患者头型,同时把固定侧脑室穿刺导板(根据以往数据做的固定通用模板,可以参阅之前文章)和穿刺通道数据导入,通过transform模块的translation和rotation调整并固定穿刺导板位置,使之指向外耳道方向,中点在眉心上8cm。
左图为模版实际情况,右图为模板数据和患者头颅CT密扫数据融合情况,患者的头还是比较大,模块不能完全显影,距眉心8cm(蓝线)。可见导板双侧均指向外耳道,平行于颧弓。
加载穿刺方向,明确穿刺通道和颅骨缺损的关系。
因患者脑出血脑室位置偏移后,穿刺点还有有所偏差,但根据规划图来看,引流管在侧脑室内,毗邻室间孔。由此可看出模板虽有偏差,但误差不大,模板不准的问题排除。
穿刺通道和周围血管情况,周围血运丰富,但严格按穿刺通道走应该损伤应该不大。同时可见右侧侧脑室引流管从颅骨缺损边缘进入,可能会因此出现位置偏差,穿刺位置偏外侧,那我们来对比一下规划CT和实际CT情况。
入点基本一致。
但最终右侧穿刺方向出现偏差。但如果按正常位置来讲,右侧不会出现偏差情况。
分析原因:
1、穿刺时如头部摆偏了,可以出现穿刺误差。
2、出现后右侧侧脑室位置发生改变,更靠近中线,从原计划位置穿刺引流管不能达到血肿腔内。针对这种侧脑室位置发生改变的病例,应该要单独建模或仔细阅片后徒手穿刺
3、骨缺损对穿刺有影响,妨碍了引流管向内的角度,如单独设计穿刺模板时需考虑此问题。
4、此病例在穿刺时需先穿右侧,右侧侧脑室内主要为积血,左侧侧脑室内主要为脑脊液,如先穿左侧,脑脊液排出后左侧侧脑室进一步缩小,会导致右侧侧脑室位置更向左偏,导致原计划穿刺位置改变,出现穿刺误差。此点可能常被忽视。
目前术后效果可,可见四脑室内、三脑室内积血基本排出,右侧侧脑室内积血稍减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