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话,病急乱投医,说的是病人求医时的急切心理。但对于医生来说,那就是急病“慢先生”了,说的是要诊断好病情,才好对症下药。
在新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主任吉四辈的记忆中,十多年前的一个病例记忆犹新。
当时,有一个安阳林州转来的患者,70多岁的老先生频繁抽搐、头疼,脑子犯迷糊,医院怀疑是癌症转移,但均无办法让老先生解除病痛。
转到一附院后,有着丰富经验的吉四辈了解病情后,认为这和豫北农村的猪囊虫病较为相似,这种寄生虫病老百姓称为米猪病,寄生虫经胃肠吸收进入脑部后引发病情。
经过腰椎穿刺化验等检查后,老先生果然被确诊为猪囊虫病,经过驱虫、抗痫等治疗,不久后生活便能处理,半年后复查病灶完全消失钙化。
这和神经内科邢红霞在年收治的一例患者有些相似,那年夏天,浚县一名7旬老人得了怪病后走路左右摇摆,眼球无法转动,多方救治无效后,在邢红霞这里得到确诊:吉兰—巴雷综合征。这种或与田间打农药有关的肠道病*感染,只在河北、河南交界一带为高发区。
遇到这类特殊病例,遇到经验丰富的医生,对患者是一种幸运。
吉四辈说,每当遇到重症急症,对医生都是个挑战,必须做到准确诊断病情,才能制定措施,果断处理,与病魔抢时间,挽救患者。
如今,每当吉四辈坐诊时,一天要看50至70个病人,这个工作量相当繁重。特别是对于神经内科来说,大多是脑血管病,脑梗,脑出血,如果处理不及时,病人是相当危险的。
在日常工作中,吉四辈常做这样的普及教育,发现脑血管病后,应立即就诊,*金时间窗只有4.5小时,最长不超6小时,错过这个时间,就很容易留下较重后遗症。
不久前,一名7旬老人因为身体右侧瘫住院,很快出现左瘫,由于治疗及时,经过溶栓栓治疗,六七个小时后,患者便会说话,并可自由活动。安阳汤阴一名患者,脑室出血昏迷,到医院时出现双瞳扩大,每分钟呼吸仅5到6次,在家属积极配合下吉四辈为其进行床旁脑室引流手术后,这名50岁的患者也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吉四辈发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且患者年龄向年轻化蔓延,这和人们的饮食生活习惯有关,比如喜欢进食过咸,油腻食物及身材肥胖且活动量小等。
行医31年,看到了患者太多疾苦,吉四辈把病人当成了亲人,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只要病人有需要,随叫随到。他也这样教育学生,作为医者要有仁心,必须做到腿勤,来不得半点儿马虎。
林州一名19岁患者,因为肾脏病入院,瘦弱的男孩肾功能不全,蛋白流失,合并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且反复发作,在肾病科和神经科来回住院治疗,由于经济条件不好,营养跟不上,吉四辈和肾病科刘医院救助基金,并鼓励男孩与病魔抗战到底。男孩出院3个月后复查,恢复良好,吉四辈已经看不出这就是刚入院的男孩了。
再没有比病人解除病痛更让他高兴的了。他经常告慰患者,要协助医生治疗,即使因为各种原因放弃治疗的患者,他也叮嘱要在当地坚持治疗、复诊。对于每一名患者,他都会交代,要戒烟戒酒,经常运动,定期检查,真正的医学理念是强调预防,防病于未然。
专家简介
吉四辈神经内科二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委员,河南省免疫学会神经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神经内科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近31年,具有较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能熟练进行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诊疗工作。擅长于急性脑血管病、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周围神经病、癫痫等的诊疗。曾经连续三次被评为十佳医生。撰写医学论文20余篇,编写著作2部,完成科研2项,并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目前承担2项科研。
作者:翟京元
图片:弥庆宇
编辑:段桂洪
本期编辑:弥庆宇
责任编辑:闫大海
觉得不错,请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