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出血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世界卒中日警惕卒中症状,尽早识别救治
TUhjnbcbe - 2022/2/25 13:11:00

年10月29日

是第16个“世界卒中日”

今年主题是

警惕卒中症状,尽早识别救治。

我们都知道,大脑就如同人体的司令部,需要通过大量后勤补给才能给出正确的指挥,给人体其他组织以及器官传达命令。一旦这个大脑补给——血液中断,部分脑组织细胞供血就会出现严重不足,从而丧失了指挥的功能,神经功能遭受损害。

若血液供血不足时间较短,尚且脑细胞还能恢复功能,但若缺血时间过长,脑细胞就会大量死亡,造成永久性的损伤。而这个损伤,便是脑卒中!

“脑卒中”又称“脑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

调查显示,城乡合计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中国卒中报告》数据显示,年,卒中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率的22.3%,相当于每5位死亡者中至少有1人死于卒中。且我国卒中的发病呈年轻化趋势,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突发卒中的人并不少见。医院接诊的患者,年龄最小才19岁。目前,我国30~40岁的卒中发病比例已经增加到接近卒中总发病人数的30%。

在我国,每年由于脑卒中疾病直接消耗的医疗费用十分巨大,高额的住院费用占脑卒中患者疾病经济负担的首位,且呈持续增长趋势。有数据显示,年我国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住院费用分别为.3元和.2元,相比年分别增长了55.4%和28.4%。另外,脑卒中患者平均住院天数较长,约11.66天。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脑卒中发病率越来越高,脑卒中患者也越来越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因此,积极预防脑卒中是今后国家保障民生福祉的工作重点,及早诊断、诊断后积极治疗势在必行。

如何实现精准化的早预防?最重要的就是根据危险因素筛查高危人群,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房颤、吸烟、酒精摄入、不合理膳食、超重或肥胖、运动缺乏、心理因素等。

我们需定期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筛查,将高危人群筛查出来后,根据不同的危险因素及程度,制定不同的防护策略,将脑卒中风险扼杀在摇篮中。一旦发现,需要及早诊断和积极正确的治疗,才能降低致残率、致死率。

一、缺血性脑疾病: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腔梗、脑栓塞、颅内静脉窦及静脉血栓形成。

1、临床表现:一侧肢体偏瘫或偏身感觉障碍,不同程度的失语、失用、认知障碍,意识障碍、共济失调、不随意运动等。

2、处理措施:医院就诊,给予头部CT、磁共振检查明确诊断后,对症治疗。

二、出血性脑疾病:脑出血、脑室出血、颅内动脉瘤破裂、颅内血管畸形致出血、海绵状血管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1、临床表现:局限性神经功能缺损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头痛、恶心、喷射样呕吐等,迅速出现意识障碍,如昏迷等。

2、处理措施:医院就诊,头部CT检查确定诊断后,对症治疗,如脱水降颅压等。

脑卒中患者的全面管理包括:认知障碍干预、卒中后抑郁干预、康复管理。

1、血管性认知障碍:脑卒中后患者出现记忆力下降,对以前能独立完成的事情不知所措,呈现波动性下降。

处理措施:控制原发病,给予药物干预。

2、卒中后抑郁:脑卒中患者病情好转出院后,出现不语、不愿与人交流、失眠、情绪低落、想自杀,要考虑卒中后抑郁。

处理措施:到神经内科就诊,给予相关量表测评后,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

3、康复:脑卒中后部分患者会遗留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加重家庭成员负担。

处理措施:康复治疗+患者的主观能动性配合,效果显著。

脑卒中早期症状识别小贴士:

中风口诀

“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

“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

“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

“BEFAST”口诀

“B”——Balance是指平衡,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

“E”——Eyes是指眼睛,突发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

“F”——Face是指面部,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A”——Arms是指手臂,手臂突然无力或麻木,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

“S”——Speech是指语言,说话含混、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

“T”——Time是指时间,上述症状提示可能出现卒中,请勿等待症状自行消失,立即拨打获得医疗救助。

专家简介:

王晓芳,副主任医师,神经内科主任,医学博士。山东省干细胞学会委员、《国际心脑血管病杂志》编委、《医院管理杂志》编委。擅长脑血管病(脑卒中)、神经免疫病(重症肌无力等)、锥体外系疾病(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进行性核上性麻痹、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等)和痴呆(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额颞叶痴呆等)的诊治。在《中华神经科》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具备参加“中国帕金森病合作研究组”相关临床实验研究的资质。多次参加国家级会议青年论坛论文交流,荣获数次优秀论文二等奖。

编辑:曹平

责任编辑:王永梅

01

专家义诊进基层百姓健康我服务

医院专家团队走进福山区东厅街道

02

微视频

心脏康复——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03

儿童慢性乙肝抗病*治疗研究(萌芽)项目启动医院入选山东省第一批参与单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世界卒中日警惕卒中症状,尽早识别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