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幅整合脑电(amplitudeintegratedelectroencephalography,aEEG)是新生儿神经重症监护单元(neuro-neonatalintensivecareunit,NNICU)中评价新生儿脑功能的重要电生理监测手段,可以用于新生儿脑发育的评价、脑损伤诊断及预后评估,亦可用于新生儿惊厥的监测。aEEG的基本指标包括上边界振幅、下边界振幅、睡眠周期、异常放电、暴发间期、暴发次数、连续性。我院新生儿科自年始引进开展该项技术,目前已累计为余名新生儿患儿提供了服务。通过分析总结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早产儿脑室周期-脑室内出血时的改变,对了解患儿颅内出血所致的脑实质损害的严重程度、预测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重度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会因为脑室增宽扩张,静脉性梗死造成脑实质损伤,脑白质、灰质也会同时受累,因此,脑细胞电生理活动会发生相应变化,使细胞及神经突触的生理性极化、去极化过程异常。具体表现如下:1、背景活动抑制:在原始记录的脑电图上表现为脑电振幅减低和不连续电活动增加。在整合图上同样会显示背景活动上下边界下移,以下边界更为突出。脑电抑制程度与出血程度有关。脑电抑制是在原有不成熟脑电活动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图1:早产儿双侧脑室内出血Ⅱ度入院,矫正胎龄39+5周2、睡眠周期出现延迟:按一般脑电发育规律,胎龄34周左右的早产儿睡眠周期开始出现,在严重脑损伤时,aEEG检查时睡眠周期出现的时间会相应后移。在各胎龄早产儿脑损伤时,“不确定睡眠”,即不规则、非典型的睡眠电变化,发生率较正常为高。图2:早产儿脑室内出血Ⅰ度入院,矫正胎龄37+3周3、出现惊厥电活动:严重的脑损伤可诱发惊厥性电活动,在早产儿,特别是胎龄很小的早产儿,惊厥的临床表现十分隐匿,以临床下发作居多。图3:早产儿右侧脑室内出血入院,矫正胎龄36+3周aEEG可以评价脑损伤后脑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对预测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早产儿预后也具有重要的意义,aEEG背景活动的抑制程度,睡眠觉醒周期变化,异常放电等都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振幅整合脑电图对新生儿脑功能的监测》技术操作简单、安全、无创,对新生儿脑发育的评价、脑损伤诊断及预后评估有着深远的意义。该项目负责人为新生儿科李书芳主任,新生儿科全体医师及护士均已参加该项目相应的技术培训并均能熟练掌握该技术的操作流程。今后,我院新生儿科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依托我院优质的医疗资源为罹患各种疾患的新生儿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编辑:董婷审核:李利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