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做了坏的打算,医院医生的救治下,我家属能恢复的这么好,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期,真的非常感谢所有的医护人员!”医院康复科内,一位家属激动地诉说着自己的就医感受。
近日,医院脑外科联合重症监护室、中医科、康复科,成功救治了一位多次脑出血高危患者,目前,患者已经转危为安,恢复良好,正继续积极进行康复治疗中。
病情回顾
患者女性,37岁,于年12月22日凌晨3点多被家人发现昏迷伴呕吐后送到医院急诊科。
查头颅CT,确诊为脑出血,请脑外科急会诊。脑外科伍奇峰医师立即赶到,患者处于深昏迷状态,头颅CT显示为脑室出血,脑室铸型,梗阻性脑积水形成。
追问家属患者病史后了解到,患者之前有过两次脑出血病史,脑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烟雾病”,并开展过脑内血肿手术清除,本次已是第三次发病。
多科协作创造奇迹
评估患者病情危重,需立即行侧脑室额角穿刺外引流手术。启动急诊手术绿色通道,将患者由急诊室直接送入手术室,缩短术前准备时间,为患者救治争取时间。
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转入重症医学科,由科主任吴铁副主任医师及其团队精心治疗护理。
最终患者安全渡过一系列风险期,病情逐渐平稳,神志逐渐转清,并转入脑外科治疗。
治疗期间,脑外科采用多学科诊疗模式为患者进行治疗。同时邀请中医科焦庆华名老中医工作室团队及康复科共同为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在经历近一个月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后,患者最终病情恢复良好,现神志清楚,能简单交流,肢体控制能力也在慢慢增强,治疗效果得到患者家属极大地认可。
医院通过开展多学科诊疗,对临床疑难重症病例进行讨论,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使诊断更精确、治疗更恰当,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就医负担,医院学科之间的业务交流,带动全院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关于烟雾病
烟雾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起始部慢性进行性狭窄或闭塞为特征,并继发颅底异常血管网形成的一种脑血管疾病。由于这种颅底异常血管网在脑血管造影图像上形似“烟雾”,故称为“烟雾病”。
烟雾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女性多发,有儿童和青壮年2个高峰发病年龄,脑缺血和颅内出血是该病的2种主要危害,总体上儿童和成年患者均以脑缺血为主,而颅内出血多见于成年患者。
—END—
来源∣脑外科
编辑∣杨阳
校对∣周迎霞
审核∣陶正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