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下午,浙医二院长兴院区EICU(急诊重症医学科)医生左跃屯收到一个从甘肃寄来的快件,拆开一看,里面是手写的两页信纸。
写信的是一名患者家属。患者赵全(化名)因脑出血两次入住EICU,3月底转回老家不久后病逝,哥哥赵国(化名)仍医院帮助过他们兄弟二人的医护人员,手写了这封感谢信。
信里写道,“作为患者家属,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表达对贵院的无限感激,尤其是对急诊监护室的左医生及全体医护人员的衷心感谢。他们用无私的爱心和高尚的医德为病人解除痛苦。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诠释着当代的医道本色。”
“因多次麻烦左医生,很不好意思,发了红包给他,他也不收,只能以这种最原始的方式表达无尽的谢意。”远在甘肃的赵国在电话里对小编如是说。
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年1月5日早上,46岁的赵全(化名)在长兴某工厂上班时突然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医院急诊。经神经外科医生会诊后初步诊断为:左侧脑疝、自发性脑出血,脑室系统积血,继发性癫痫,病情危急,需要尽快手术。
患者没有家属陪同,医院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先救人!隔日,赵全顺利接受了手术,术后转EICU监护治疗。
赵全入院的第三天,哥哥赵国从甘肃老家赶来。谁知,两天后发生了小插曲,赵国在EICU家属等候区因癫痫发作倒地,EICU护士陈浙叶正好看到这一幕,马上与左跃屯医生等人将他送至楼下急诊。抗癫痫处理治疗后,赵国醒了过来。
十多天后,弟弟赵全转神经外科普通病房继续治疗。可是没多久,医生发现他病情急转直下,尿量日渐变少,呼吸急促。2月5日,大年初一,赵全又被转入EICU。
“病人第二次转到我们科的时候,水肿得厉害,急性肾功能衰竭、肺部感染,挺危险的,我和孙雯护士守了他一夜。”左跃屯说。两周后,病人家属商量后决定转回老家治疗。
“作为一名普通百姓,由于我们对医学一知半解,没少给医护人员出难题、添麻烦,可他们一直态度友好,耐心对待,尽力满足我们的要求。”赵国表示,他感谢的不仅是医护人员在治病上的尽力,更要感谢在弟弟出院后,左跃屯医生仍然不厌其烦地解答他的问题,以及后期多次帮助邮寄住院资料等,这种“额外”的相助让他心里特别温暖。
年左跃屯支教照片
“因为涉及异地就医报销,每个省的*策不同,我只是给了一点小建议,提供了他们需要的相关资料证明,这些都是举手之劳。”左跃屯说道,“大学暑假曾去甘肃支教过,可能有一丁点的感情因素在里面吧,但对病人向来一视同仁。”
左跃屯工作照
对于这封意外的来信,左跃屯表示,“医患之间理应如此。面对没有医学背景的病人,医生如何沟通非常重要,设身处地去体会病人和家属的心情,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表达、去帮助,就会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这种感觉让人很享受!”
-TheEnd-
编辑:鹿鹿
监制:老树
点亮星星,我们的关系将更进一步
▼
点击“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