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脑出血(ICH)后的恢复轨迹和长期功能预后的数据有限。大多数ICH试验评估预后的时间遵循缺血性卒中,即发病后3个月。i-DEF试验(脑出血去铁胺试验)在预先设定的时间点(从第7天到6个月随访期结束)对mRS进行纵向评估。来自美国哈弗医学院的MagdySelim教授及i-DEF研究组对试验数据进行事后分析,评估了受试者的mRS轨迹,以及去铁胺对该轨迹的影响,结果发表在年3月的《Stroke》
doi:10./STROKEAHA..
研究背景
脑出血(ICH)与缺血性卒中相比,具有更长的住院时间和更高的致死、致残率。然而,关于ICH后恢复轨迹和长期功能结局的数据很少,部分原因是大多数ICH试验按照缺血性卒中的3个月常规评估结果。迄今为止,除了积极的医疗管理和支持治疗外,尚无针对ICH的特异性治疗。更好地了解ICH后的恢复过程,并找到有利于改变其轨迹的新策略,可能对公共卫生和医疗相关的成本节约产生重要影响。
i-DEF试验(脑出血去铁胺试验)在第7天至6个月随访期结束的预定时间点纵向评估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评估mRS对受试者的恢复轨迹进行评估,并检验了去铁胺对该轨迹的影响。
ICH后的继发性脑损伤与血红蛋白降解产物的*性作用、红细胞溶血后的铁蓄积、氧化应激、神经炎症、血脑屏障破坏和水肿形成有关。去铁胺是一种具有多种神经保护特性的铁螯合剂,包括通过降低游离铁对羟基自由基生成的可利用性、抑制脯氨酸4-羟化酶、诱导血红素加氧酶-1的转录、抑制ICH后JNK(c-Jun氨基末端激酶)的上调而产生的抗氧化应激效应,以及抗炎和抗吞噬作用。去铁胺在脑出血的各种实验模型中均显示出有益的作用。它能减少白质损伤、脱髓鞘、水肿形成、神经元缺失和脑萎缩,所有这些都是ICH短期和长期预后的重要决定因素。
研究方法
i-DEF试验是在美国和加拿大进行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双盲、无效设计的II期临床试验。该试验由国家神经疾病和卒中研究所资助(U01NS),并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IND编号)和加拿大卫生部(CTA编号:)批准。本研究的设计、方法和结果的详细信息之前已发表。简言之,纳入18-80岁原发性自发性幕上ICH患者,并随机分配接受去铁胺(32mg/kg/天)或安慰剂(生理盐水)输注(ICH发作后24小时内连续3天)。在第7天或出院时(以较早者为准)、第30、60、90和天评估mRS评分。所有评估均由经mRS管理认证并对治疗分配设盲的合格研究者进行。良好结局定义为二分化mRS评分为0-2分。试验由每个参与中心的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并根据当地法规获得每例受试者或合法授权代表的书面知情同意。
在i-DEF试验中,共有例患者接受随机化,其中3例随机化失败。主要的随机化协变量为临床研究中心、基线ICH评分(3vs≥3)、ICH发病至治疗时间(≤12vs12小时)、ICH发病时华法林的使用(是vs否)、NIHSS评分(≤10vs10)和就诊时的ICH体积(10vs≥10mL)。
尽管i-DEF试验的初步分析是基于意向治疗人群,但本研究中的所有分析均根据实际接受的治疗(即实际治疗)进行,以评估真实的治疗效果。根据接受的治疗比较2个治疗组的基线特征。数据以比例、平均值和SD或中位数和四分位数表示。使用χ2检验(分类变量)和ANOVA或Kruskal-Wallis检验(连续变量)比较去铁胺和安慰剂治疗受试者的基线特征。主要结局指标为良好的临床结局,定义为mRS评分0-2分,并在第7、30、60、90和天进行评估。对重复mRS评分进行纵向分析,根据初步分析中纳入的随机化协变量(ICH发病至治疗时间、NIHSS评分和ICH体积)以及是否存在脑室内出血(IVH)和ICH部位进行校正。构建了两个具有logit连接的广义线性混合模型:主效应模型和交互作用模型。主效应模型用于评价各治疗组的mRS轨迹;交互作用模型用于根据接受的治疗评价时间的差异效应,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