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磕没碰,好好的孩子突然就脑溢血了,这是怎么回事?
(图源:网络)
亮亮(化名)出生不久后,就被家里养的白白胖胖的,谁知一个半月后,好好的孩子突然就精神萎靡了,间歇性烦躁哭闹,全身都是淤斑。妈妈哭着说,只要用力抱一下,身上就有一块淤斑。
经过颅内CT检查后,宝宝被确诊为颅内脑出血,体内严重缺乏维生素k因子。
在询问到妈妈是否有过病史后,妈妈告诉医生:
因为是新手妈妈,就向家里的老人家讨教了许多坐月子的方法。老人家告诉她,在孕后期和孩子出生后,不能吃蔬菜和水果,这些东西太寒凉,会影响男孩的阳气,不利于以后的形象。
因此,在亮亮出生后,宝妈就一直没有吃过蔬菜和水果,没想到却好心办坏事,反倒害了孩子。
无独有偶,广东东莞的一名刚满月的女宝突然出现呕吐,并伴有抽搐,医院生命体征已经极其不稳定了,经常CT检查,确定是颅内压急剧增高形成脑疝,而罪魁祸首同样是妈妈在月子期间多吃肉,少吃菜,导致宝宝体内缺乏维生素K。
(图源:网络)
广东清远也有一名2个月的宝宝,舌头突然出血,最终送医确诊为脑出血,究其原因,也是因为当地有个“月子期间不能吃青菜这类寒凉的东西,宝妈吃了会让孩子拉肚子、对宝宝不好”的说法。
(图源:网络)
宝宝本就脆弱,新生儿更是如此,绝大部分宝宝出生后唯一的营养来源就是母乳,如果妈妈这个时候再“挑食”,导致母乳营养不均衡,宝宝的身体机能也会跟着出问题。
婴儿极易缺乏维生素K
。。。。。。
维生素K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是凝血酶原等凝血有关的蛋白的必需的元素。维生素K在体内储存很少,但更新很快。
天然的维生素K来源有两种,K1又称叶绿醌,来源于植物;K2又称甲萘醌,甲萘醌在肠道内由细菌合成。
因其来源广泛,一般人不易缺乏维生素K,且人体需要量很低,每日需求量为微克,不同年龄需求量不同,但婴儿是一个特殊群体,易缺乏。
新生儿是维生素K需求的特殊群体,不少婴儿因缺乏维生素K产生新生儿出血病(HDN),由于婴儿体内储存量低,维生素K又不经胎盘转运;即使是母体血浆含量正常,脐带血也检测不到维生素K。而新生儿自身肠道菌群尚未建立,肠源性来源有限。
母乳喂养的婴维生素K缺乏仍是世界范围内婴儿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图源:摄图网)
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低,甚至不能满足6个月以内婴儿的需要。因此哺乳期的宝妈应注意多食用维生素k含量高的食物,如蛋*、鱼肝油、海藻、绿叶蔬菜、坚果、鱼、奶油等等。
还有哪些坐月子谣言
曾经骗到你?
。。。。。。
01
坐月子需要长期卧床休息?
为了减少分娩时失血,宝妈的身体会产生一些变化,让体内的血液在生产前后处于高凝状态。这种变化本来是身体自我保护的机制,但如果长期卧床不活动,下肢很容易形成静脉血栓。
去年4月,福建的*女士(化名)月子期间在床上坐了20多天,结果突然昏迷了,并且出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小便失禁,医院急救,最终被确诊为“颅内多发静脉血栓,脑肿胀”。
正确的做法是,产后应根据身体情况,适当活动,循序渐进的开始产后康复锻炼。产后康复锻炼有利于身体恢复、排尿排便,避免或减少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并且能使盆底及腹张力恢复。
02
坐月子不能受风?
有些习俗要求产妇不能吹风,认为孕妇容易受凉,容易落下月子病。
但事实上,产妇身体较虚弱、易出汗,若室温过高,人体热量无法排出,易造成产褥期中暑,滋生细菌。并影响休息和情绪,对产后恢复不利。
近些年,因为中暑而酿出的悲剧不胜枚举:
(图源:网络)
因此,在坐月子期间,偶尔吹个空调也是必要的,只是要注意不对着人吹,不要长时间吹,房间温度适宜了,就立即关掉空调或是风扇。
03
坐月子不能洗头、洗澡?
月子期是可以并且建议妈妈们洗头的。分娩过程中出汗较多,如果不及时清洗会产生异味,不仅不舒服,还容易滋生细菌。
04
产妇坐月子期间不能吃盐吗?
钠盐是人体必需营养素,钠离子在人体的新陈代谢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人体缺乏钠盐的话,许多新陈代谢将受到影响。
况且,食盐是碘的主要食物来源,不吃盐势必导致产妇碘缺乏,不仅影响产妇身体康复,也会给哺乳中的宝宝智力发育带来不可逆转性的损害。
因此建议,产妇可以食盐,只是每日用量需控制在6克以内。
其实,坐月子没有多讲究,主要是为了适应产后身体的正常变化。慢慢运动起来、饮食均衡、注意卫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就差不多了!如果有严重的产后并发症,也不是好好坐月子就可以解决的,还是要及时就医哦!
好啦,今天的内容到这就结束了,点个“在看”,转发给家人朋友,一起拒绝谣言,帮助新手妈妈们科学度过月子期。
▍图片:摄图网等
好文!点个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