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微球时代,创领介入未来!
病史
56岁男性患者吴某,因“突发腹痛一天”于.4.6入院。查体
急性病容,神清语利,全身皮肤巩膜无*染,心肺无异常,板状腹,全腹压痛及反跳痛明显,未触及明显肿物,移动性浊音可疑阳性。诊断
肝尾状叶原发性肝癌(Child-PughA、Ⅱa期)并破裂出血并腹腔积血术前实验室检查
HB:79g/L,
AFP:(-),
AST:79U/L,
TBIL:30.6μmol/L,
PIVKA-Ⅱ:mAU/mL,
HBV-DNA:1.E+07.
术前CT(.4.6)
*肝尾叶肿块并腹腔积血,考虑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并腹腔积血,左肝小子灶,考虑肝内转移。肝硬化、门脉高压(胃冠状静脉、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脾大、腹水。右肝后叶下段囊肿。
手术方案
肝动脉造影术+肿瘤滋养血管超选择栓塞术
手术过程
1、腹股沟区常规消*铺巾局麻;
2、以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置入5F血管鞘组,引入5FRH导管,将导管置于肝总动脉造影示:患者肝尾叶可见范围约4*4.5cm大小肿瘤染色,其左侧缘轮廓不完整,病灶主要由肝左动脉分支(尾状叶动脉)供血,尾状叶动脉与肝左叶动脉明显成角,且近段呈度扭曲。
3、经5FRH导管引入RAPIDTHRU微导管,将微导管头超选进入尾状叶动脉,造影证实为肿瘤供血血管及尾状叶肿瘤染色后,使用聚乙烯醇栓塞微球(白球-μm)对肿瘤供血动脉进行超选择栓塞处理,然后将导管退至左肝动脉,造影证实后注入超液态碘化油1.5ml行肝内转移灶栓塞治疗;
4、栓塞完毕后造影示:肝尾叶肿瘤供血动脉及肿瘤染色基本消失;术毕,拔出导管及鞘组,穿刺点加压包扎。
*肝总动脉造影示肝尾叶肿瘤染色,其左侧缘轮廓不完整,病灶主要由肝左动脉分支(尾状叶动脉)供血。
*微导管超选择送入尾状叶动脉,箭头示微导管头端位置。*尾状叶动脉栓塞后肝总动脉造影示肿瘤血管及肿瘤染色消失。
术后CT(.4.17)
*肝尾叶肿块体积较前稍缩小;肿块完全坏死无明显强化,腹腔血肿基本吸收。mRECIST=CRRAPIDTHRU使用体会
1、微导管导丝可以提供持久稳定支撑力;
2、微导管导丝可顺利进入左肝动脉-尾状叶动脉近段异常扭曲段进入肿瘤供血动脉,超选性能强;
3、微导管近段操控性好,与远端柔顺性达到完美平衡;
4、管腔为大内腔设计,方便栓塞剂推送
病例来源:医院介入科梁琪团队
听说点一下,你会更“好看”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原发性肝癌是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增生变异而发生的癌肿。
本病大多发生在中年以后,不论男女均随年龄增长而发病增多,且男性多于女性。
老年人免疫力降低,易患此病。本病恶性程度较高,病因与病*性肝炎、肝硬变、*曲霉*素及亚硝胺类、营养不良、遗传因素等有关。属于中医“症瘕”、“积聚”、“*疸”、“臌胀”等范围。认为由于老年人脏腑失调,正气虚弱,饮食内伤,情志失调,肝脾受损,气机阻滞,瘀血内停,湿热火*蕴结,日久而成,分为肝脾失调、气滞血瘀、湿热瘀*、互结为症,热*伤阴,阳虚内热三型。
临床表现在前期不明显,中晚期可有肝区疼痛、肝脏进行性肿大、质硬有压痛、消瘦、腹胀、纳差、低热、出血等,体征有肝肿大、腹水、*疸、肝掌、蜘蛛痣等,并伴低血糖、高钙血症、红细胞增多症等全身表现。甲胎蛋白阳性。B超、CT、肝穿等可协诊。
肝癌在我国多见,据调查年发病率为49.17/10万人口。据国内几个肝癌流行地区比较,凡是肝癌死亡率高的地区,其死亡率高峰均移至老年龄组。本病如不加以调治,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肝昏迷、肝癌结节破裂出血、继发感染等。
(一)起居调养法
(1)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心情舒畅。
(2)积极防治肝炎等与肝癌发病有关的疾病。
(二)药物调养法
1.常用验方
(1)大蟾蜍1只,剥去皮,刺破皮棘,反贴肝区,20天后取下,如皮肤起泡,涂龙胆紫,同时服蟾皮粉,每次1克。
(2)全蝎、蜈蚣、水蛭、僵蚕、蜣螂、守宫壁虎、五灵脂各等分。共分细末,备用。每服3克,每日2次。
2.中成药
(1)肿节风(金粟兰科)片,每次4片,每月3次。
(2)羟基斑蝥胺片,每次25~毫克,每日3次。
(三)饮食调养法
戒烟酒,禁食被*曲霉素污染的粮食作物,予以营养丰富、高蛋白、高能量、高维生素的饮食。
(四)其他调养法
癞蛤蟆1只,雄*30克。用活癞蛤蟆1只去内脏,雄*30克,放入其腹内加温水调成糊状备用。用药外敷肝区,15~20分钟后产生镇痛作用,持续12~24小时。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欢迎大家光临彩云长在的